14. 第 14 章(1 / 2)

[]

秋收結束後,樹枝鎮的人閒下來,一年的收獲也豐富了他們的糧倉和錢包。

南邊商販來了,帶來了不少貨物,還有戲班子和馬戲團。他們在市場上占了很大一塊地,搭了台子天天表演。閒下來的人紛紛到鎮上湊熱鬨。

陳良和顧卿姿也去了,但是沒有花錢跟著去看表演。

“顧家每逢生辰和節日都會請戲班子和馬戲團,看了都是相似的表演,不值得花錢看。”顧卿姿見過更好的,不稀罕這些。

陳良也不覺得稀奇,她以前的時代信息更豐富,她看過更多戲。

隻是陳良發現大多數人都在逛街,對戲班子不怎麼感興趣,她連著去觀察了三天,看出了問題所在。

戲班子有唱戲和說書兩個節目。說書人講的是才子佳人或者窮書生與富家小姐,竟是男子高高在上占儘彆人便宜的故事,一看就是窮酸男子編排的癡心妄想。

戲班子唱戲的人,靠著花花綠綠的服飾和新奇唱腔吸引觀眾,還能賺一點點錢。

關外沒那麼多條條框框,都是男女搭配著乾家務,沒有男性的家庭可以雇傭勞動力乾重活兒或者用購買器械。大部分女子不喜歡說書人的故事,部分男子也覺得不怎麼喜歡這些故事。

在荊州城的時候,陳良就用五兩銀子把自己時代的電視劇或者小說改變一下賣給熟識的說書人。為了不竭澤而漁,也為了不引起彆人注意,她一次隻賣一個故事,一個故事五兩銀子。

陳良現在還有餘錢,不著急掙錢。隻是鎮上沒有專門說書的茶樓,就沒有人會買她的故事,所以陳良需要抓緊這次機會,及時賺錢。

於是,她故技重施,因地製宜地把一部女性宮鬥劇改編成宅鬥文,去找戲班子掌櫃的談一下。

掌櫃是姓賈的男子,麵相清苦,經常眉頭緊鎖,臉上皺紋橫七豎八,不過聽說才三十多歲。他此時正在戲台子前的桌子上喝茶,神情愁苦又嚴肅。

陳良帶著顧卿姿坐在他的對麵,主動搭話,“賈掌櫃,近來生意可好?”

賈掌櫃抬頭看她一眼,繼續埋頭喝茶,“不好,一直都這樣。”

關外的鎮子是他們每年巡演的最後一站,總是不得觀眾喜歡,賺不到幾個錢。不過他們是順路走到這裡,加上這裡物產豐富,他們帶一些稀罕物件回去賣,也能賺一筆。

“你這個故事,不適合這裡的本土人群,不吸引人,我估計得改。”陳良試圖賣關子。

“一個故事多少錢?”賈掌櫃頭也不抬地問道。

幾乎沒有人會天天去聽戲聽說,他早就注意到陳良了。現在提這個話題,隻可能是想賣故事給他。如果有好的故事也不錯,反正他們的故事也是花錢買的。

“三兩銀子。”陳良收斂了一點。

說書的小夥子立馬站起來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大喊道,“掌櫃的,有人搶劫。”

這裡普通人一年都才一兩銀子多,她開口就是三兩。但是她有信心,她的故事肯定值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