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忙活一陣。顧卿姿收拾五日沒人睡的床鋪,王華盛做完飯,陳良把零食擺好。
家裡的雞在王華盛的照顧下每日下蛋,晚上吃的事蔥花雞蛋麵。
吃過晚飯後,陳良和王華盛把家裡的桌子搬去張家,給張家明天用。
作為家裡廚藝做好的人,顧卿姿想進廚房看看自己能不能幫忙。
沒想到剛進屋,就被張家奶奶趕出來了:“不要你操心這些,顧老師教書也累了,晚上早點休息。”
她們沒有看到張家準備的菜,所以第二天看見張家的準備的宴席時,她們真的被震驚了。
肉食占一大半,有豬肘子,土豆紅燒肉,酸菜魚,核桃雞丁,醬香排骨,辣椒炒肉,紅燜豬蹄,蒜泥白肉,烤鹿肉,水煮肉片。
還有熗炒白菜,土豆絲,絲瓜湯,板栗糕點,南瓜餅。新鮮的水果除了蘋果,柿子和梨,還有山裡的野草莓,覆盆子和藍莓。
水果都很新鮮,藍莓長在高山上,加上少有人愛吃藍莓,集市上很少有賣的。隻有陳良愛吃,還在家裡種了幾顆。
張家吃飯的大桌子都擺不下,有五盤菜疊在其他碗縫隙上。
這是陳良在樹織鎮來後第一次見這麼多菜。
“這是全村的人都來吃飯嗎?是個不小的工程呐。”陳良擼起袖子就要幫忙。
“就你們和高家,宋姐姐要來,其他人在忙著秋收,沒時間來。”張家爺爺說話間忙著炒菜,回頭說:“飯菜一會兒就好,你們出去玩一會兒,。”
張家有四個做飯熟練的大人,和兩個泥土灶,完全忙得過來。張金釵和弟弟幫著傳菜。
張家人忙裡忙外,張玉鐲在一旁看著,即使幫不上忙也不去院子裡玩。
其他人則是在忙著秋收!
陳良意識到一個事情,張家在農忙的時候花時間和精力招待她們。
她和顧卿姿對視一眼,很明顯對方也懂了,並且受寵若驚。
兩人獨處時,陳良悄咪咪地說:“我們哪配啊。”
顧卿姿向來對自己有信心,但是她也說:“對啊,我們不配。”
高興在田家做工,沒有時間來,高知良陪著胡嫦在院子裡散步,宋姐姐抱著宋十五在院子裡玩。
她們去得太早了,又無事可做,想起了高知良。
“最近有好好識字嗎?”雖然她們大多數時候在鎮上,不過張金釵空閒時間多,跟著賣豆腐的爺爺奶奶上鎮上去,學了新字就回家教給他。
隻是最近,張金釵也去鎮上工作了。
高知良點頭:“有,我跟著趙大夫學了更多字。”
“隻是學識字?”顧卿姿抓住了重點,隻學識字的話,也不必專門找趙大夫。
“跟著趙大夫學醫術。”高知良一向內斂,提起學醫一事,臉上竟然帶了笑意。
細問之下,她們才知道,因為胡嫦經過趙大夫的調理,從春天到夏天都沒有生病,精神也好了很多,在晴朗的日子出門活動,偶爾能和爹去鎮上逛集市。所以他輕鬆了很多,於是花更多的時候在學習上,認識的字就更多了。
加上這些年都是他熬藥給娘喝,認識很多藥材,熟悉藥材的應用。他想去鎮上的熟藥鋪當抓藥小郎或者煎藥師傅。
但是,抓藥小郎和煎藥師傅沒有過多的技術含量,很容易被淘汰。高家想讓他趁著年輕學個真本事,四處打聽收徒的。
趙威到關外後一直忙裡忙外,剛好要一個人幫忙。而他雖說年紀小了點,但是識字又會算術,有藥理基礎,自己本身久對醫術感興趣,所以就問他選不願意跟著自己學醫。
學醫能救人,他當然想學醫。
“過幾日,等哥哥地裡忙完了,或者爹鎮上的活兒結束了,我就去趙大夫家住著,跟著他學醫。”
“學醫好啊,以後治病救人,還有個謀生的手段。你小子會選行業。”陳良真心為他感到開心。
胡嫦拉著顧卿姿的手溫柔地說:“多虧了你們幫忙,教知良讀書,他才有這個學醫的機會。”
見到又一位朋友感謝自己,陳良立即想起張家屋子裡豐盛的宴席,趕緊搖頭:“不謝不謝,我們隻是做了一些小事情。”
顧卿姿也慌了,趕緊推卸功勞地說:“主要還是他肯學,他平日裡照顧著家裡,還能抽出時間學識字,知良真是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啊。”
“沒錯,主要還是高知良愛學,你看高歲平就沒有學識字的想法。”陳良提起高家另一個孩子。
剛從地裡回來準備參加宴席的高歲平聽到這話僵在門口。
和他一起回來的王華盛幸災樂禍,驕傲地說:“我是識字的,能讀長篇文章的那種哦。”
以往的生活裡大家都埋頭種地,沒人想著識字讀書,高歲平認知裡的讀書時一件很遠離生活的事,他不懂識字和算術的重要性,他現在懂了,他說道:“我今年想學了。”
萬萬沒想到高歲平回來了,陳良轉頭看他,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聽到半句話以為自己在拉踩他。
顧卿姿尷尬地看了陳良一眼,她認為陳良確實在拉踩他。
陳良回看顧卿姿,一臉坦然,心裡想著:算了,他們兩人是兄弟,拿出來拉踩一下也無所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