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是張勇勝,靜明一縷驚訝的神色閃過,拱手道:“原來是張先生,曾老先生對您很推崇,今天總算是見到廬山真麵目了。”
張勇勝還禮,笑道:“小師傅客氣了,我就是自己瞎練而已。今天上山主要是拜訪尊師龍道長的,煩勞引見一下。”
靜明皺了皺眉頭,為難的道:“你們來的真不巧,我師傅去後山采藥了,可能要黃昏時分才回來。要不你們先進去喝杯茶,然後我去後山找找。就是不知道他走的是哪個放向,怕一時半會兒找不到。”
在靜明的帶領下,三人往飛仙觀內走去。飛仙觀不大,坐落在山頂的平台上,四麵都是懸崖峭壁。最初隻有中間的一棟小木屋,現在已經發展成了遍布峰頂的古建築院落,看上去古色古香的。
張勇勝十年前跟父母來過一趟,此時故地重遊感覺完全不同,十年前的他還不到十歲,也沒有靈魂覺醒,眼界和見識非常有限,覺得枯燥無味。他現在看來卻是興趣盎然,對古建築有種難得的親近感。
道觀裡的殿宇不多,除了三清大殿之外,還供奉了玉皇、四大天師等大神。讓張勇勝意外的是,這裡的財神廟相當的紅火。財神殿前的香爐擦滿了清香和蠟燭,比其他大神的殿宇超出不止一倍。
張勇勝歎息道:“這麼高的地方,居然還有人來拜財神,真是讓人意外。看來人們對金錢的追求,超過了對山頂的恐懼。”
曾易笑道:“他們這裡的財神殿是最熱鬨的。除了周圍的山民,很多路過的遊客也冒險上山燒香祭拜,據說非常靈驗呢。”
靜明搖搖頭,歎息道:“要不是為了把這裡維持下去,也不會專門的修個財神殿。說起來這個財神殿才是最賺錢的,每年功德錢都不少。這本身也是違背清靜無為的宗旨,實在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不,我覺得沒有違背清靜無為,反而是順應天道。”張勇勝笑眯眯的道:“有句話叫做,天與不取,反受其咎。人家願意到這麼高的山頂要進香,你們收錢也是順應天時地利人和,算不得違規。”
靜明苦笑道:“曾先生說笑了,我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出世修道本就要跳出紅塵,要是大肆斂財,那還修什麼道呢?”
張勇勝嘴角一冽,笑道:“哪裡不是紅塵?除了神仙和死人,誰能跳出紅塵?既然活在紅塵中,那就順其自然,跳不跳出有什麼不同呢?《道德經》中對順字講了又講,靜明道長著相了啊。”
靜明聽了一愣,不解道:“我記得經書中講的是順勢而為,因勢利導,跟這個也沒什麼關係吧?”
張勇勝搖搖頭道:“不僅有關係,而且關係大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就是天下的勢,財神殿收錢也是順勢而為。正所謂財為水也,上善若水。財的流動和水一樣,有什麼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