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仙亭頂上跑了一陣,張勇勝突然急刹車回頭,閃出了一個空間。龍道士反應慢了,刹不住身形,錯開了半個身位。張勇勝趁機從房簷上倒翻而下,雙臂攀住飛簷踢向空中的龍道士,時機抓得巧妙之極。
龍道士也不簡單,雙腳在柱子上一踢,借力反撲張勇勝,雙手抓向了張勇勝的飛腳。兩人隔空交手,一時間險象環生,嚇得觀戰的兩人大氣都不敢喘。飛仙亭外就是萬丈深淵,一旦失手必然會萬劫不複。
“砰砰砰”的幾聲,兩人被撞擊的力道反震著向後拋飛。張勇勝借力在空中翻了個筋鬥,腳上頭下的掛向了亭子的房梁。他雙腳夾住房梁的橫木,腰部順勢一擰,翻身坐到了房梁上。
他的這一招看得趙雲飛和曾易如癡如醉,臉上滿是驚歎的笑容。這招其實是猴拳的招式,以前趙雲飛也見到董奇山玩過。張勇勝比起董奇山自然不可同日而語,那瀟灑靈巧的動作,宛如真的靈猴。
龍道士身體飛過中間的石桌,向著飛仙亭的另一邊落去。他在空中使了個千斤墜的法子,穩穩落在板凳的靠背上,身子絲毫不晃。靠背本是斜四十五度角的,普通人站穩都難,而龍道士卻如履平地。
“張兄弟的猴拳挺有意思啊,居然會如此輾轉騰挪,我看江湖上有名的幾個猴拳大家都遠遠不不上。”龍道士誇讚道。
張勇勝騎在橫梁上,客氣道:“龍道長太誇獎了,我隻是見招拆招而已。剛才您的“撲風捉影”,身手稍微差點的,十有八九掉入深淵一命嗚呼了。人家都說你腿腳功夫一流,看來手上也不遑多讓啊。”
龍道士撫著絡腮胡大笑道:“麵對張兄弟這樣的高手,我可不敢有一點藏拙。曾老先生說張兄弟是百年來第一天才,果然名不虛傳。”
話雖然這樣說,但張勇勝還是看出龍道士有所保留的。在飛仙亭切磋是為了給對手增加難度,並不是為了要人命。龍道士沒有步步緊逼,張勇勝也是點到為止,兩人主要是試探對方的武功底子。
經過這番交手,雙方對對方的身手有了比較基礎的了解。兩人表麵上看平分秋色,但張勇勝還是占了不少便宜的。他從石梁外一步步的搶道飛仙亭內,雖然龍道士幾次出手阻止,但都沒有將其攔在亭外。
以龍道士的身手,在占儘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上依然無法將張勇勝阻攔在亭外,這樣的對手在江湖上已經屈指可數了。儘管龍道士在交手中有所退讓,但也足以證明張勇勝在江湖上至少是一流的高手。
與龍道士的驚訝不同,張勇勝更是好奇龍道士武功的繁雜。這一番打鬥的過程中,龍道士除了腿腳功夫以外,手上還夾雜了好幾個門派的武功。有道教武功,也有俗家門派的傳承,甚至有來自佛門的擒拿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