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飛的表現被劉洋看在眼裡,笑著提醒道:“這些都是老周熱身用的,李曉麗特製的,比彆的器械重不少,你可得輕拿輕放。把裝修破壞了倒是小事,要是把人砸個好歹,那就是自討苦吃了。”
眾人一聽這個頓時感興趣了,立刻圍過來參觀,試試自己的力氣。以周家達為標準的健身器材果然比普通的強悍許多,力量上都是推到頂級的。幾個菜鳥試了試,都是搖頭歎息,差距相當的明顯。
張勇勝倒是無所謂,單手提著一架杠鈴舞了舞,笑道:“這東西還行,比較適合力氣大的拳手,你們就彆玩了,小心傷了自己。”
趙雲飛看了看張勇勝手中的杠鈴,驚呼:“老張,你這力氣也太恐怖了吧,五百斤的杠鈴,單手就提起來了,你也太誇張了。”
張勇勝瞟了一眼杠鈴兩頭,笑道:“這有啥,內功練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提升身體的力量,這跟你們練肌肉一樣的。肌肉的儲能效率比經脈低多了,更比不了五臟六腑,這點重量小意思而已。”
金凱覺得這種說法很稀奇,追問道:“這儲能效率有什麼說法麼?我看健身雜誌上都是提肌肉儲能的,經脈和五臟六腑怎麼算?”
張勇勝一邊熱身,一邊道:“西方對於人體能量的認知隻停留在肌肉上,所以隻研究肌肉的儲能。在我們傳統內功上,經脈和臟腑都是能儲能的。當然,儲能是現代的說法,古代叫做真氣。”
“所謂氣海、臟腑都是人體儲能的重要機構,先儲氣海,再儲臟腑,真氣才能源源不斷。肌肉隻是人體能量傳輸最外麵的一層,也是最膚淺的。人體想要超越自然,隻依靠肌肉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那怎麼才能開發經脈和臟腑的儲能能力呢?除了內功還有什麼辦法沒有?”金凱追問道。
張勇勝搖搖頭道:“隻有勤練內功一途,當你的內勁轉化出真氣,真氣又歸於氣海後,這就算入門了。以後就是每天早晚勤學苦練,日積月累,等把氣海裝滿了就能往臟腑發展了,這就是真氣的基本原理。”
趙雲飛有些不解道:“我看很多書上說氣海有上中下三個,為什麼大多數人練的都是下丹田呢?有沒有人練中間,或者上麵的?”
張勇勝點點頭道:“理論上三個丹田都可以練,但越是上麵越危險。下丹田與肚臍相近,是人在母體時最近的吸取營養的地方,所以最容易練。中丹田靠近心脈,上丹田與腦海相連,一旦出了問題非死即殘。”
趙雲飛點點頭道:“這麼說的話初學者還是老老實實練下丹田吧,要是拔苗助長把自己送走,也太不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