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九)家長裡短的瑣事(2 / 2)

新武大宗師 青衣朱雀 3449 字 2024-04-06

張二嬸不服氣的道:“養個孩子能用多少錢?長不大的孩子,吃也吃不了多少,隨便掙幾個就夠了。我看你是心野了,在家裡待不住了。”

吳秋月反駁道:“娘,你不懂就彆瞎扯。現在養孩子可不容易,教育、醫療、吃穿用度,哪點不花錢?我就不說大城市了,你看看縣裡的孩子,哪個不是拿錢堆出來的?家裡這點錢夠乾啥的?”

張二嬸不悅道:“那是縣裡的孩子,咱家能比麼?孩子隻要吃得飽、穿得暖、不得病就行了,哪來那麼多過場?我以前一個人帶著學文,他一身是病,都說他活不過十八歲,但也長這麼大了,在學校當了老師。”

吳秋月說不過,看向張勇勝。張勇勝勸說道:“二嬸,時代不一樣了,你不能總用老眼光看人。以後的孩子都是要走去處,見大世麵的,小時候教育最重要了。嫂子在外麵吃的那些苦,就是彌補小時候的教育。”

張二嬸搖搖頭道:“走出去乾啥,就待在鎮上也挺好的。外麵人心太壞了,出點事情叫天天不應的。這裡都是鄉裡鄉親的,有事大家互相幫助。”

張勇勝笑著問道:“二嬸,你知道這個院子是誰修的麼?”

張二嬸點點頭道:“這不是你太爺爺修的麼?他生了兩個兒子,臨終前你爺爺和學文的爺爺每人留了一套院子,當年也是轟動了紫竹鎮的。那時候咱張家才叫風光啊,四裡八鄉沒有人不知道的。”

張勇勝繼續說道:“太爺爺也是出生在張灣村的,村子裡太苦了,那年山洪暴發遭了災,才不得已到紫竹鎮謀生。他從小飯館跑堂的做起,最後才有了這一片家業,臨終前把這些留給了後人。”

張二嬸想了想道:“你說的我都知道,可外麵不比咱紫竹鎮,人心難測得很呢。當初學文要去讀中專,我就不同意,還是你爸做主才送了出去。後來他還是回來了,在學校當個老師,挺好的。”

張勇勝解釋道:“當年太爺爺離開張灣村到紫竹鎮的時候,依然是兩眼一抹黑,他的父母依然覺得這裡危險重重,但他還是來了,創下了偌大的家業。學文哥如果不是身體有病,我爸就會想辦法把他安置在縣裡了。”

吳秋月也說道:“娘,阿勝說的是正理。學文待在這裡是有原因的,但張家子弟不能總是憋在山溝溝裡。你看張灣村的好多家人,平日裡都在外忙活,有的還在大城市開枝散葉,家裡的孩子也是前途遠大。”

張二嬸歎氣道:“我是說不過你們,反正我還是覺得秋月應該留在鎮上。她和學文結婚好幾年了,連個孩子都沒有,這事都成了鄰裡的笑話了。她要是再出去,這生孩子的事啥時候才有準信。”

吳秋月辯解道:“生孩子的事情得慢慢來,急不得的。學文的身體不好,太著急就壞事了。而且這次我又不走遠,就在縣裡給人賣衣服,十天半個月也能請假回來,你有啥不放心的?”

張二嬸滿臉不信:“待在縣裡也賺不了幾個錢,和在鎮上有啥區彆?彆騙我了,我知道你是在大城市待慣了,看不起這個小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