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去吳家了解情況(1 / 2)

新武大宗師 青衣朱雀 3340 字 2024-04-06

吳秋月歎息道:“其實我爸媽是不想孩子去縣裡的,想留在鎮上讀中學。鎮上中學雖然不太好,但總比雲山三中強一些吧。主要是我那嫂子和我媽合不來,非得把孩子帶在身邊,怎麼說都不行。”

張勇勝表示理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婆媳關係曆來如此。你家已經算不錯了,我們家屬區裡鬨離婚的大多是從婆媳關係開始的。”

吳秋月也很頭疼:“誰說不是呢?真是個麻煩事。明天我家要祭祖,中午請客吃飯,我和學文都要去,你能不能也去一趟,順便看看孩子。那孩子隻比你小兩歲,但感覺比你差得太遠了。”

張勇勝點點頭道:“中午沒問題,該準備的事情都弄完了,反正我也沒啥事。”

靠近中元節,家家戶戶陸陸續續的開始祭祖。鎮上的要早一些,周圍鄉村的比較晚。過兩天張勇勝和張學文也要回張灣村去,參加每年都有的中元節祭祖。祭祖過後會有流水席,大家族的鄉親們一起吃飯聯絡一下感情。

張勇勝一家雖然住在縣城裡,但在家族祠堂也是有名有號的。他太爺爺在鎮上發跡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捐了一大筆錢給祠堂。所以在祠堂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他的太爺爺也是排在前列的。

第二天上午,張勇勝照例整理爺爺留下來的各種古書。他挑選了一些武功秘籍和江湖技能類的做了個索引目錄,專門找了一個大木箱子分門彆類的裝好,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書對張勇勝來說非常有用,很多都是民間失傳的絕技,也不知道他爺爺是從哪裡弄來的。太祖長拳和盤龍棍的圖譜已經被他找了出來,他還找了一本梅花樁的圖譜,拿回去交給趙雲飛用。

目前趙雲飛的武功還在打基礎階段,張勇勝讓他循序漸進的學習,防止貪多嚼不爛。一門徒手拳法和一門器械已經夠他練兩年了,再加上梅花樁的功法,足夠趙雲飛堅持到大學的前期了。

梅花樁是非常有名的下盤功夫,既可以用於實戰,也可以用來練習輕功,在江湖上非常有名,即便是在現代社會,過年的廟會中也常常有梅花樁表演。隻是這種表演已經遠離了實戰,走向了雜技的層麵。

曾易提出的優先學會保命功夫的人生哲學很有用,因此張勇勝也打算給趙雲飛增加梅花樁的練習。隻要梅花樁的基礎打好了,以後學彆的輕功事半功倍,遇到突發的危險時也能及時脫身。

忙了一會兒,張學文和吳秋月過來了,他們手裡提著禮物。張勇勝起床就準備好了,換了身新衣裳,帶著伴手禮。三人出發前往吳秋月的娘家,他家距離張家不遠,隔了一條街都不到。

吳秋月的娘家是紫竹鎮的老住戶了,一百年前的時候最興盛,是出了名的書香門第,據說祖上還有人當過縣官的。現在吳家雖然沒落了,住的院子也還不小,抵得上張家兩個院子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