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賈誌國讓各班的班主任和班乾部向下麵打招呼,讓學生統一對外的說法。但二中畢竟自由散漫慣了,真正聽他的沒幾個,大家一說話就徹底放開了,該說的和不該說的通通都告訴了記者。
晚自習結束,張勇勝推著自行車剛出校門,就看見金凱在路邊向他招手。他趕緊走了過去,見金凱鑽進了身後的轎車,他也停好車鑽了進去。兩人在車上密談了半個小時,然後張勇勝下車離開。
三天後,省城的報紙上刊登了一篇報道,講的是雲山縣高中教育發展的情況。雖然不是在頭版刊登,但也算是專題內容,所在的版麵位置非常不錯。不過內容方麵就有些尷尬了,可以說是褒貶不一。
文章對雲山縣的教育狀況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報道,對於學生高考的成績給予了肯定,但對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的現象做出了批評。最讓人意外的是,一中這種自稱軍事化,實則監獄化的管理方式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整篇文章的篇幅不小,除了報道本身的內容外,還有一些省城教育行業專家和大學教授的評語。可以說這篇報道非常的專業,通過多個角度的分析了雲山的教育問題,並輻射到了本省的其他縣的情況。
張勇勝提前接到金凱的通知,趁著午休時間鑽出校門,買了一份報紙。雖然他對報紙的內容大概知曉,但看了之後依舊大吃一驚。這內容比他想象的多得多,而能夠提供的素材遠在他設計的之上。
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不論是監獄化管理問題,還是食宿條件差的問題,都是張勇勝可以拿來做文章的。如果利用這些問題在學生和家長中稍加引導,必然會形成對學校這次整頓學風校紀的嚴重衝擊。
這讓張勇勝有些糾結了,因為要操控輿論必須把握好尺度。既不能太過,那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也對校長杜誌誠不利。但也不能不痛不癢,這樣起不到對付賈誌國的作用,也無法改變現在的學校狀況。
於是張勇勝上課走神了,琢磨著如何對付賈誌國。他一邊在桌上寫寫畫畫,一邊偷偷的看報紙的文章,思考怎麼布局對付賈誌國。旁邊的劉衛看得有些莫名其妙,將頭伸過來看了一眼。
張勇勝順手將報紙遞給劉衛,低聲道:“前幾天記者采訪的報道出來了,你幫我想想辦法,怎麼扯到賈誌國身上去?”
劉衛接過報紙,小心翼翼的看了起來,一邊看一邊防備著講台上的老師。自從整頓學風校紀後,有的老師也開始擺威風了,動輒就用賈誌國來嚇唬學生。這種狐假虎威的架勢張勇勝不在乎,卻嚇到不少膽小的人。
一直到下課,張勇勝都沒想出好法子,心裡各種糾結。他的報紙很快在同學之間流傳開來,不少人圍觀朗讀。甚至有人到校門口,出錢請收發室的人去賣報紙,專門為了這篇報道。
到了晚飯時間,這份報道已經在校園裡人儘皆知。不但學生們通過各種途徑搞到不少報紙,很多老師也買了報紙仔細研究。這份褒貶不一的報道,很快在二中的師生群體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由於報道著重對一中和二中進行了對比分析,這讓二中的師生們非常看重。總的來說報道是非常中肯的,但有些話說得不太好聽,最易引起爭議。張勇勝打算從這些爭議入手,對賈誌國發起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