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中孟景輝表現得最積極,他是很希望趙雲飛加入的。他精研長拳類武功多年,也有一定的實戰能力,但並不成體係。趙雲飛雖然沒他練得久,但武功更純粹,有了自己的體係,抓了了這門武學的精髓。
孟景輝這種隻會三兩招散手的傳統武術人在社會上很多,實戰上非常欠缺,所以在麵對自由搏擊高手時非常吃虧。就算以他專業教練的水平,是站在在自由搏擊麵前也不過是三流運動員。
但趙雲飛不同,他對太祖長拳的理解已經非常獨到,假以時日實戰能力早晚回超過孟景輝。如果在與孟景輝的交流中教學相長,得到其他門派類似武學的觸動,必然能走出自己獨特的一門武學路線。
當得知趙雲飛的理想是開門立派後,孟景輝就更加積極了。他表示願意與趙雲飛共同來完成這個理想,讓以太祖長拳為基礎的長拳類武學重現輝煌。這個建議讓趙雲飛非常心動,幾乎要一口答應下來。
張勇勝輕咳一聲製止了趙雲飛的衝動,說道:“吳主任、孟老師,你們給的條件太優厚了,真的很難讓人拒絕。但是你們想過沒有,如果新的長拳門從大一才開始練,是不是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吳國新慎重的點點頭道:“你說的這個問題我們也想過,如果要從小培養,那需要與小學的體育課銜接。這方麵我們也在找合作的學校,目前小學開設武術課的不多,很難一下子到位。”
郭方平補充道:“目前學院的意見是先和二中達成合作,從十六歲的青少年中選材培養,能夠儘可能多的找到好的苗子。咱們二中體育生中好苗子不少,這次成績前三十名的體育生都非常優秀。”
張勇勝搖搖頭道:“等到十六七歲才開始入門已經晚了,就算咱們拳譜上有更好的訓練方法和招式,也無法比自由搏擊強出太多。趙雲飛是特例,他是從小自己練套路的,又經常打野架,打下了很好基礎,彆的人就很難說了。”
孟景輝皺著眉頭道:“你說的的確是個問題,但太早了也會影響學生的身體發育,甚至過量訓練回出現關節畸形。”
張勇勝笑道:“你們可能對傳統武學的訓練有誤解,至少你們的訓練方法是不對的。上次我和陳老先生做過交流,對於由內而外的訓練方法很有心得。我對趙雲飛的培養,也是基於這個理論的。”
“由內而外?先練內功?”吳國新疑惑的道:“太祖長拳有內功麼?似乎傳說中有,但誰也沒見過。而且在學校傳授內功,是需要上級部門批準的,這個要大規模傳授的阻力可不小啊。”
張勇勝點點頭道:“我給趙雲飛的拳譜中就有內功修煉的法門,這是最正宗的太祖長拳。這種內功甚至能適應於從太祖長拳發展出來的各門派長拳,對長拳的發展非常有好處,甚至能重現百拳之母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