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三)董家猴拳的希望(1 / 2)

新武大宗師 青衣朱雀 3303 字 2024-04-06

實際上張勇勝收下董奇山,不僅僅是因為元鎮的推薦和董震武的誠意,也是為了給趙雲飛找個競爭者。有了董奇山在後麵追趕,趙雲飛就算去了省城也不敢懈怠,這對於他的努力和成長都是有益的。

董震武的行動很快,沒過兩年就讓董奇山把董家猴拳的基礎拳譜送了過來,同時帶來的還有一張十萬塊的現金支票。董家這麼豪爽,讓張勇勝頗為意外。他也不客氣,果斷的將錢揣進了衣兜。

張勇勝抽空研究了董家猴拳的基礎拳譜,然後製定了一套給董奇山打基礎的訓練計劃。按照計劃,董奇山每天下午體育生的訓練課接訴後,他就需要找張勇勝報道,進行猴拳基礎套路的訓練。

傳統武術的猴拳門類很多,除了常見的猴形拳外,還有大聖門的五路猴拳、北方的通背拳、南派的鐵猴拳、本省的猿擊術都屬於猴拳類彆。總的來說都是以模仿猴類動物技擊的拳法,不同的猴類則招式不同。

董家的拳是從猿擊打術衍生的,祖上後來又在北方遍訪名師,還拜在天下第一手門下做了記名弟子,所以融合了南北猴拳的特點,於是自成一派。當時董家猴拳在同行之中非常有名,甚至有人稱其為西南獨秀。

但是由於戰亂的影響,再加上傳承人突然病逝,使得猴拳的精華沒能流傳下來,隻剩下一些比較基礎的拳譜,和零散的練武筆記。近年來,董震武一直想要恢複董家猴拳,但限於資質和水平的低下而無從下手。

董震武是把希望寄托在董奇山身上的,這才找了各種渠道,讓他學了不少雜學。本以為通過這種他山之石的辦法,可以找到複興董家猴拳的路子,誰知道卻害了董奇山,讓他誤入了歧途。

按照張勇勝的安排,董奇山不得不從最初的套路練起,一招一式如孩童學步,歪歪扭扭的不成樣子。張勇勝很有耐心,每次隻讓董奇山連一招,練不好就反複練,知道他完全熟練掌握了為止。

董奇山就尷尬了,這都十六七歲了,還在練四五歲小孩的玩意兒,傳出去都丟人現眼。好在他在二中接受張勇勝的訓練,周圍沒有本家的小孩子,否則他這個董家的長房長孫以後都沒臉見人了。

看著董奇山練了幾招,張勇勝很快就發現了他最大的問題。他在發力的時候總是下意識的變到彆的招式上,呼吸的節奏也比較混亂,無法做到穩定和存粹。這樣的情況就是他雜學練得太多,成了邯鄲學步的結果。

於是張勇勝逼迫著董奇山放慢練習的節奏,數著數字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糾正,這讓董奇山非常難堪。他練了十幾年猴拳,從來沒有被這樣教育過。這在很多門派,都是那些資質極差的弟子才會享受的待遇。

看著董奇山焦躁的樣子,張勇勝歎息道:“你這的事情是急不來的,也不要覺得丟麵子。你練得太雜了,現在隻能先用基礎功夫把那些雜七雜八的洗掉,然後再重建你的武學體係,否則永遠是四不像。”

董奇山鬱悶的道:“那也不用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來吧,這拳我打了十幾年,熟的不能再熟了。我又不是三歲的小孩子,你能不能教點管用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