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後休息了一會兒,喝了會兒茶,前麵有人過來通知,綠林派的人到了,正在正廳和董震武父子交涉。張勇勝便與董奇山暫停了武功交流,一起來到了正山堂的正廳看熱鬨。
因為這種武林事件張勇勝此生還是首次遇到,便和董奇山一起去見識一下。古代處理武林糾紛都是誰拳頭大誰說了算,現代是法治社會,很多古代規矩行不通了,因此張勇勝也好奇董家會如何應對。
跟著董奇山來到正山堂的正廳,此時正廳坐滿了人,裡裡外外還站著不少人。主座上坐著董震武和董合義,算是正山堂的掌門和未來掌門。董合義左手一排坐的是董家的人,董奇峰坐在最靠門的位置。
董震武的右手做了一排陌生人,領頭的是個虯髯大漢,樣子雄壯威武,一看就是不好惹的武林人士。虯髯大漢的下手又幾個中青年,其中一個青年坐在輪椅上,臉色頗為慘白,似乎受了不輕的內傷。
這些人的背後還站著一排青年人,他們穿著統一的運動服,身形非常矯健,明顯是常年練武的。張勇勝從運動服上的標誌可以看出,他們就是來自於綠林派的,是專門來找董家麻煩的。
張勇勝和白芷萱跟著董奇山進去,悄悄的在董家人背後找了兩個座位坐下,進入了吃瓜群眾的狀態。董奇山則坐到了董奇峰右手邊的空位上,算是代表董家參與會商的代表,其實主要是觀摩學習。
武林中規矩繁多,上千年來形成了不少明暗不同的潛規則,而這些規則常常又自相矛盾。武林門派在處理各種糾紛時,依據規則為己方爭取最大利益,臨場也需要隨機應變,所以各門派的繼承人很早就開始學習了。
董奇山是董震武最看重的孫子,不出意外也是未來董家的掌門,所以這些場合見識過不少。董奇峰雖然是董家旁枝,但在正山堂學武時間不短了,雖然武功不咋滴,但家族地位還是不低的。
等董奇山在位子上坐定,董合義才繼續說道:“盧掌門,咱們打開天窗說亮話,這事明顯是你侄子不對,我弟弟也是見義勇為。他雖出手重了一點,但也是迫不得已,你們這麼打上門來,可不太講規矩。”
虯髯大漢盧掌門冷哼道:“到底是誰不講規矩?你們以大欺小,把我侄子打成這樣,還想耍賴?如果要比拳頭大,我們綠林派也不是吃素的。彆的不說,今天就兩條路,要麼你們賠錢賠禮道歉,要麼手上見真章。”
坐在董合義左手,在董家排第一個的中年人猛排一下桌子,大聲道:“什麼叫以大欺小?是這小子色膽包天,我才出手教訓一下。他這種人渣敗類,沒被當場打死已經是手下留情了,你還想怎樣?”
董奇山給張勇勝介紹過,這人就是董震武的次子,董合義的弟弟董合仁。董合仁為人熱心,是個俠義心腸,經常出手行俠仗義,給董家惹了不少麻煩。這次是出手教訓一個色膽包天的紈絝子弟,才惹上綠林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