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九)友誼賽該如何打(1 / 2)

新武大宗師 青衣朱雀 3183 字 2024-04-06

不過看在二中是省體院推薦的麵子上,在坐的代表們也象征性的鼓掌表示歡迎。張勇勝對此並不在意,畢竟是第一次出席這樣的會議,陌生是正常的。他相信隨著未來交流的增多,二中一定會聲名鵲起的。

很快在會務組來人的組織下,小組內的討論正式開始。在座的都是學院派的代表,討論的都是青年分會和青年聯賽的事。青年分會其實沒啥可討論的,仿照上級做個類似的管理組織而已。

重點其實在青年聯賽上,這也關係到大家的切身利益。青年聯賽是為了培養卓越的青年武術運動員,包含了套路、器械和搏擊三個部分。其中搏擊最為引人注目,因為是作為職業聯賽的預備隊而運行的。

按照武協的設計,等到職業聯賽成形後,青年聯賽的優秀選手能和職業聯賽的運動隊簽訂合同,轉為職業運動員。這對於習武者來說是很好的前途,如果實力優秀,擂台賽打得好,能成為賺錢的明星選手。

現在高中的升學率不高,就是江源這樣的大城市,能讀大學的平均也就三成出頭,很多小地方甚至剛達到兩成。這樣一來會有大量的落榜考生,如果他們能加入這項運動,就會成為武術發展的根基。

各大武校對此最有興趣,因為很多招生的時候都承諾安排工作,但實際上就業率不可能百分之百。如果能往職業聯賽裡麵推薦一些,也能解決不少問題。而且如果有職業聯賽的明星選手,武校招生也容易很多。

在會議上大家踴躍發言,在青年聯賽方麵提出了很多建議和想法。江源育才中學不愧是明星學校,提出了一係列的建議,幾乎承包了整個舉辦比賽的全流程。省體院也有整套的方略,受到大家的好評。

雖然二中準備得比較充分,但跟人家比起來就比較零散了,隻能算是小打小鬨。而且二中並沒有遞交議案的權力,隻能和省體院合作。他們的建議都放在省體院這邊,一起遞交給武協的會務組。

其他武校的情況跟二中類似,畢竟不是專業的文化課學校,搞這些的確不在行。他們也都是在零敲碎打的出主意,勉強能夠查漏補缺,並不能主導整個比賽流程,最終省體院和江源育才中學遞交了兩份完整的方案。

小組內討論會議開了整整一天,從早上進入會務中心,太陽落山後才結束。各個分組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有關於青年聯賽的,也有關於職業聯賽的。最終武協會綜合各方的意見,出台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晚上二中的人回到酒店,郭方平又被其他學校拉出去應酬了,張勇勝帶著大夥繼續在自助餐廳吃飯。此時會議議程完成大半,大家都比較關注接下來的行動計劃,尤其是與江源育才中學的友誼賽。

廖登峰感歎道:“一開始我覺得他們隻是一所高中,想不到成績這麼牛逼!他們居然在全國比賽上拿獎,代表咱們省出戰全國比賽更是家常便飯。難怪那幾個人進場時一臉傲氣,人家就有驕傲的資本。”

趙雲飛還是有些不服:“打過全國比賽咋了,還不是一樣同齡人,我不信他們還是打成人比賽?那種帶著護具的比賽根本沒用,李明宇就是典型的例子。要是把護具去掉,我才不信他們還那麼能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