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廣華的身體此刻已經基本恢複了,但輸給曾易卻讓他耿耿於懷。他坐在教練席休息區的位子上一聲不吭,不知道在想什麼。同學們都在討論兩個選手的比賽,他坐在旁邊靜靜的聽著,一句意見都不發表,意誌看起來非常消沉。
“老金剛才也是大意了,一動手就出那麼大的招式,卻被對方直接用掃堂腿掀翻。丟了麵子後又急於找回,結果導致心態失衡,被人抓住機會打崩了。老馮可比老金沉穩多了,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的。”
“我也看好馮老大,他爺爺的形意拳在全國都很有名的。聽說他爺爺年輕的時候曾經去北方形意門總壇交流,連北方人都覺得馮家形意拳獨樹一幟。去年我們雖然在十六強賽輸了,馮老大卻是唯一獲勝的,一場未輸。”
兩位選手穿戴好護具上台,經過裁判的檢查後正式開始了比賽。兩人都比較謹慎,沒有貿然出擊,而是選擇了試探著接近對方。馮一帆擺出形意拳的起手式,緩慢的挪動著,每一步都在試探。
董奇山則靈活得多,邁著猴拳的步法繞行起來,呈螺旋形的接近對方。兩人接近後一陣互攻,沒有機會便果斷退開,誰都不輕易露出破綻。他們表現出了異常謹慎的態度,周圍的觀眾大為不解。
“馮老大很謹慎啊,沒有主動攻擊,這是幾個意思?”
“吸收了老金的教訓了唄,先摸摸對手的底吧,不用著急。這是第四場了,從前三場看,對方也不是省油的燈。董家在本省也是有些名氣的,更不能掉以輕心,彆再重蹈覆轍了。”
“董家的猴子也是夠謹慎的,馮老大一動,他就蹦出老遠,反應過度了吧。”
“這才是正常的第一次交手,兩人都不是愣頭青,平時實戰經驗很豐富的。現代搏擊橫衝直撞的那種打法,傳武隊並不提倡。”
與觀眾席上的議論紛紛不同,雙方的教練席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頭。兩名選手不約而同的采取謀定而後動的策略,說明誰都不會輕易輸掉比賽。如此看來他們對比賽非常重視,比賽的難度自然加大了。
兩人接觸了幾下,雙方互相出拳,都感到對手不是善類。董奇山的優勢在步法靈活,出手變化多端。馮一帆實踐經驗豐富,出拳紮實而且力量大。他的身板比董奇山搶不了多少,但手裡勁道大了不少。
作為從小練習形意拳樁功的青年弟子,馮一帆的內功已經有了紮實基礎。雖然比不上曾易這種怪胎,但在年輕人中也是極為少見的。他身體比如黃躍、金廣華這樣的大個字,但出手的分量卻比他們還重。
簡簡單單的一招半步崩拳,透過護臂都震得董奇山有些發麻。這讓董奇山知道作為全國有名的選手,馮一帆不是浪得虛名的。如果正麵硬拚,倒下來十有八九是他,於是他采取了遊鬥伺機搶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