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半個小時,擂台賽比賽會場內的無關人等就走了一空,留下的都是擂台賽的職員或張勇勝等人的朋友。元慧隨便吃了幾口就坐了下來,盤腿運功調息,開始為切磋準備。張勇勝則比較悠閒,邊喝飲料邊聊天,嘻嘻哈哈的,似乎沒把比試放在心上。
他沒有一點緊張的情緒,看起來對這場比試毫不在意。元慧號稱禪門青年第一高手,在北方名聞遐邇,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周家達橫掃江源擂台賽,卻也不是元慧的對手,可見元慧的實戰能力有多強。
趙雲飛看元慧謹慎對待的態度,又對比張勇勝輕鬆的樣子,皺著眉頭欲言又止。張勇勝知道趙雲飛想說什麼,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彆那麼緊張,我跟陳老前輩都打過,還怕他的徒弟?”
趙雲飛糾結著道:“這不一樣,元慧和尚畢竟是聲名在外,而且正是壯年,你可不要大意了。我知道你本事好,各種招式多,但人家也是行走江湖多年的。你經常告誡我打得謹慎點,你可不要陰溝裡翻船。”
張勇勝笑笑道:“沒那麼嚴重,你可彆被他的名頭唬著了。他們師兄弟的底子我心裡還是有數的,你等著看好戲吧。”
片刻之後元慧站了起來,自信的道:“張勇勝,時間不早了,咱們開始吧。”
張勇勝點點頭道:“行,早打早收工,這都快半夜了。”
說完兩人先後朝著擂台走去,其他人也放下手上的東西,跟在後麵。在王新康的指示下,擂台上空的燈光重新被打開了,照得揮毫畢現。擂台賽的工作人員也從各個通道圍了過來,見識這場高手對決。
元慧走到擂台邊,雙腳跺地,原地蹦起兩米來高。他在擂台的欄杆上輕輕一點,借力翻了個跟頭,穩穩的落在擂台上,動作乾淨利落。張勇勝則是旱地拔蔥高高躍起,直接跨過欄杆,輕飄飄的落地。
兩人輕功的風格大為不同,也顯示出他們武功路子的差異。張勇勝姿勢瀟灑,剛柔並濟,一招一式都優美漂亮。元慧則是典型的佛門武功,招式大氣蓬勃,富有陽剛之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
台下眾人見兩人上台的功夫都這麼花,頓時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剛才正式擂台賽比賽時,即便是最後一場,上台的兩人也是中規中矩。況且輕功這種東西民間練的人極少,能用在實戰的更是屈指可數。
平時的民間交手用的步法雖然也是輕功的一種,但多用在平地上較技,並不善於蹦高躥低的動作。張勇勝和元慧則不同,他們是最為傳統的武學弟子,一招一式都是傳統模式,所以輕功也是最傳統的。
看到兩人一躍而上一米多高的擂台,台下眾人驚歎不已。沒有受過專門輕功訓練的人是不會這種技能的,即便是周家達也要雙手扶著欄杆借力,才能翻越進去,而且身法也不會這麼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