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姿勢好費腰啊,才幾秒鐘,腰酸死了,不玩了。”
聽著孩子們的討論,眾人臉上露出苦笑。大家都能夠理解,基礎不好的人練這種難度較高動作,對身體本就是負擔。吳金正趕緊阻止小學員,讓他們彆再跟著學了。拔苗助長的教學,很容易誤人子弟的。
休息時間到後,訓練課繼續進行。吳金正讓學員們將前幾天教的演示一遍,讓學員們一個個的輪流表演。他教授的都是太祖長拳拆解出來的套路,簡化了一些難度,正適合少年兒童學習。
學員們打得很認真,雖然隻是簡單的幾招,但也是一絲不苟。他們的動作不算標準,姿勢也不漂亮,熟練度也欠佳,但神情卻很專注。一拳一腳從他們身體裡打出來,讓張勇勝仿佛看到了未來傳統武術的希望。
一節訓練課四十五分鐘,很快就結束了。在張勇勝的建議下,吳金正沒有讓學員們立即解散,而是讓趙雲飛和廖登峰現場表演了一次實戰演練。這兩人是經常切磋的,互相比較熟悉,給大家表演的次數不少。
張勇勝搞這出戲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讓這些初學者知道,太祖長拳也是能夠實戰的。這種觀念雖然在社會上經常被所謂的實戰格鬥高手抨擊,但張勇勝卻一直在各種場合用各種方法反駁這種謬論。
對於現場實戰,學員們看得比較少,個個都很興奮。趙雲飛和廖登峰也不怯場,當場就擺開架勢來了一局。因為是切磋,點到為止,所以兩人也沒有太多講究,一陣眼花繚亂的對攻,頗為吸人眼球。
趙雲飛打得積極主動,廖登峰也是步法靈活,兩人你來我往的,拳打腳踢滿天飛。打到興奮之時,趙雲飛還來個旋風腿,廖登峰也秀了過肩摔。這種激烈的對抗讓學員們大聲歡呼,現場氣氛非常熱烈。
歡呼的聲音傳的很遠,把其他班上剛結束訓練課的學員都吸引了過來。周圍頓時圍上了一大群人,聚精會神的看著兩人的表演。每當兩人秀出精彩動作時,他們都報以了熱烈的掌聲。
三分鐘的時間轉眼就到,兩人的表演以平局結束,學員們看得意猶未儘。甚至有人躍躍欲試,想上場與趙雲飛等人比試一番。好在鄒有誌及時阻止,大家才依依不舍的散去,不時還回頭觀望。
第一堂課結束後,在鄒有誌的帶領下,眾人來到了綠茵場。這裡並不是標準的足球場,周圍的跑道一圈隻有兩百米,中間是按足球場的標準鋪的草皮。地麵比較軟和,適合蹦跳比較激烈的運動項目。
即將開始的一堂課是器械訓練的課程,上課的學員們年齡也比剛才練太祖長拳的大一些,基本上都是初三畢業的學生。學員們的年齡大了,身體就更加的強壯,舞動起器械兵器也就更加好看。
當然這種兵器使用的教學也是脫離了實戰的,基本上作為武術套路表演的存在。現代社會中傳統冷兵器的適用範圍已經很窄了,甚至比赤手空拳都不如。但練習器械的學員依舊不少,一個班有四十來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