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陳如意笑道:“這陸家倒是有趣。不過先成家後立業,也是對的。”
因著姑奶奶的信,太太臉上終於又有了笑容,龔媽媽這才鬆了口氣。
但若說起這姑娘的人選,她倒是有一個合適的。雖然這陸家規矩大,婦人不能出門子,但待進了門,伺奉著小姑子,陪小姑子說說閒話,也是好的。再者,若論姑娘的身份和才情,配陸懷熙也是綽綽有餘。
想到這裡,陳如意道:“李管事,你這幾日放下手中的事情,替我到解州去接一個人。”
“如意這是要去接誰呀?”忽一道聲音傳來,守門的丫鬟趕緊掀起簾子,行禮,“老爺。”
來人正是陳如意有些怨恨的張和。
陳如意見丈夫春風拂麵,心想著定然是剛從那燕娘處出來,不由得沒幾分好氣:“不過是接我表姐那可憐的女兒罷了。”
“哦,她如今可出了孝期了?”張和一邊問著,一邊在陳如意身邊的玫瑰椅坐下。
“上個月剛出了。”陳如意不鹹不淡地回答著丈夫。
她這表外甥女,是個可憐的。自小喪父,三年前又失去了母親。
幸得長兄已經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家中祖父母也憐惜她,境況還不至於太過淒慘。隻是這婚事,聽說幾經周折,也沒有定下來。
“接過來,順道散散心也好。”張和說。
到底是他親外甥的婚事,陳如意也沒想藏著,將小姑子的信遞給他:“是純妹妹寫信來,托我替懷熙相看姑娘呢,我這才起意,要將玉容接過來。”
“哦,竟有這回事。說起懷熙懷寧,我許久不見他們了,也不知如何了。這一眨眼,懷熙也到了成親的年紀了。”張和歎道。
“懷熙倒是常見,懷寧年紀小,還上著學呢,哪能常出來。噯,龔媽媽,將桂春茶拿上來給老爺嘗嘗。”
“桂春茶?”張和也是個愛吃茶的,卻不曾聽說過桂春茶呢。
龔媽媽拿來桂春茶,張和打開茶罐嗅了嗅:“味道很獨特,既有茶香,也有桂花的清香。”
“懷熙不是替純兒打理城外的莊子嗎,這桂花、春茶,都是他莊子裡出產的,這桂花與春茶窖在一起,便成了桂春茶。”
“原來如此。”張和嗅著桂春茶,“懷熙一向聰慧……”
“不是懷熙窖的,是喜鵲街上的一間香料鋪子。”陳如意說,“聽起來懷熙對那店家,倒是十分讚賞。”
“喜鵲街上的香料鋪子?”張和想了想,沒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