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 離譜的第三條!(1 / 2)

姒驚的前兩條投降條件,都還算循規蹈矩。

第一條——要求楚國對越地平民秋毫無犯;

隻要越國乖乖投降,而且那些遺民不要不長眼睛來主動招惹楚軍,那麼這一條自然問題不大。

畢竟,此番出動的兩萬楚軍,都是熊午良麾下的部曲。

而不是那些免費出力來打仗的戍卒。

若是普通的戍卒出征,那麼激勵他們士氣的最好方式,便是打勝仗之後的劫掠環節——在這個時代,‘有節製地屠城’是戰後再正常不過的鼓舞士氣的手段,更是那些戍卒們豁出性命去打勝仗的最大動力。

不光是眼下這個時代——放眼中華大地的整個古代,都是如此!

舉個例子——後世的唐太宗李世民在建立大唐之前,曾有一次漫長的艱苦惡戰,最後馬上要打勝仗了,對麵卻在這個時候要向李世民投降。李世民麾下的大將李靖聞聽之後,立刻就帶著一群頂盔貫甲的將軍們衝到李世民麵前,很不客氣地來了這麼一段話:‘將士們跟著您打仗,舍生忘死,就是為了打贏之後的劫掠環節。現在仗馬上贏了,您卻接受他們的投降,恐怕三軍將士會不服氣!’

李靖說得很有道理——李世民好比就是包工頭,現在工程馬上要乾完了,你李世民自己大方,大手一揮和甲方說工錢不用給了……但是咱們三軍上下的工人們可不答應。

你要不要結工錢那是你的事兒,反正咱們工人們的工資可不能缺!

李世民聽了之後,也點點頭,說:‘既然這樣,那麼我就拿出我的個人財產,分給將士們。’

李靖這才滿意地離開,李世民也順利接受了對手的投降。

從上麵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第一,打贏了戰鬥就要縱兵屠殺搶掠,而對麵如果選擇投降了,勝者就不該屠殺搶掠——這是古代戰場上理所當然的規矩。

第二,李世民麾下的軍隊,此前遵循這條戰場上潛規則的‘案例’,恐怕不少!

李二這廝素有賢明愛民的美譽,連他麾下的軍隊都將勝利後的屠城看作理所當然……可見這一環節是多麼的普遍!

……

但,熊午良麾下的精兵,卻不屑於此!

倒不是因為他們的道德素養有多高……

而是兩萬部曲,都有優渥的俸祿,一個個都是富裕水平——就連最普通的軍士,也有宅院田地和府邸,甚至家中還有下人伺候。

這兩萬部曲要是放在歐羅巴,完全都可以被稱為‘騎士老爺’。

反觀那些普通的越國平民饑一頓飽一頓,家資遠不如熊午良部曲們豐厚,米缸裡麵薄薄一層米,還不夠這些部曲軍卒們家中眾多仆役幾天的夥食標準——搶他們甚至都嫌浪費時間。

既然沒有搶劫的動力,那麼‘秋毫無犯’就很簡單了。

……

再看姒驚提出的第二條要求——

‘越國的三萬軍卒,保留他們的編製,並給予他們不遜於曲陽新軍和驍騎軍的待遇’。

從姒驚的角度來看——這三萬人,都是跟隨他多年征戰的老部下了,一輩子為了姒驚打生打死……現在姒驚要投降,他自己肯定得以死謝罪、用性命平息楚國的怒火,但也該給其他的老弟兄們謀個出路。

而從熊午良的角度來看——這三萬士卒,都是值錢的老兵。

而且戰鬥力很強,尤其擅長山地和叢林作戰。

要是以後開發嶺南或者攻略巴蜀的時候,派出這些越地軍卒,也算是知人善任——而且發揮出的效果肯定也比曲陽新軍或者驍騎軍更好。

要是就那麼解散了或者都殺了,倒也浪費。

至於所謂‘曲陽新軍和驍騎軍的待遇’——若是放在去年的話,熊午良還真負擔不起。

畢竟,這兩萬部曲的待遇,那是驚人的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