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看這些事很繁瑣,但就是這些繁瑣的事才構成了一個王朝的根本,若不及時解決處理,輕則會影響國家的繁榮,重則會動搖國本,馬虎不得!
天治帝隻是處理了幾件事,就感到頭昏腦漲體力不支,除了偶爾發問外,都把這些事務交給了武後處置。
隻有當史恒聞說到京城救災用了‘以工代賑’之法後,已是初見成效時,天治帝的臉上又現出了欣慰的神情。
當即傳下聖旨,讓內閣效仿此法推廣到其它受災行省。
處理完內閣的事後,就見高大力對著眾臣再次喊道:“誰還有事要奏?”
“臣有事稟奏。”
一陣蒼老的聲音自眾文官中傳來,就見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走了出來,對著高台上的二聖宮施禮道,正是翰林院大學士聶賢。
“聶公有事請講。”武後道,對這位翰林院大儒她還是很尊敬的。
“是。”聶賢道:“啟稟二聖,鑒於‘天下時報’在京城內推廣極有成效,為了能將朝廷的策政廣布天下,臣建議如今是可以向各道府衙推廣的時候了。”
“哦!”不待武後說話,天治帝輕疑一聲問道:“愛卿是說成效不錯?”
“正是。”聶賢道:“在長公主的領銜下,這份報紙在京城已收到了極佳的成效。”說著還從袖中拿出一份‘天下時報’,用雙手舉過頭頂。
天治帝看了眼高大力,高大力立即上去捧了過來。
天治帝拿著報紙前後看了看……雖說他知道此事,卻也是第一次看到這報紙,剛看了幾眼,就對這種獨特的書寫格式產生了興趣。
就見上麵除了有朝廷頒發的相關政令外,還有詩詞鑒賞,市井時事。
特彆是看到那篇‘神雕俠侶’時,不禁還多看了幾眼,雖說看得是沒頭沒尾,但很快就被裡麵的內容所吸引。
眾臣見皇帝看得仔細,誰也不敢發生打擾,過了好一會兒後,才見天治帝對武後道:
“此物辦的不錯,特彆是這個什麼‘神雕俠侶’,雖不是什麼正統文章,卻也引人入勝。”
武後也側過身子看向報紙……
彆說是天治帝,就是她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報紙,這倒不是自己官僚,而是她對交給女兒辦的事一向放心。
笑著道了句:“陛下過獎,這些都是華月的功勞。”
言罷,武後又看向下方的女兒,微微點頭表示讚許。
長公主則低下頭,給了母親一個謙恭的姿態道:“啟稟父皇母後,這報紙還有聶大人,嶽華峰大人,翰林院編修張誌偉的功勞。
特彆是父皇感興趣的那篇‘神雕俠侶’的連載,是聶大人一名叫李天順的學生所作,對此報在市井中傳播頗有奇效。”
李天順……對這個名字已經很熟悉的二聖對視一眼,但都不確定這個李天順,是否就是幫狄傑辦案,提出‘以工代賑’的那個李天順?
如果要是真的,那這個李天順可就真是個人才了!
按理說不太可能,世上哪能有這麼巧的事?
估計可能是重名重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