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如花撩開車簾向外看去,就見人車混雜把路都封上了。
遠處有座廣場,中間立著一處擂台,周圍更是人山人海,少說也有兩三千人聚集在這裡,而且還有許多看熱鬨的人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不由感歎道
“哇,比過年趕大集還熱鬨!”
林尚強跳下馬車把媳婦攙了下來,就要去扶抱著小虎妞的大女兒時,卻見張誌偉已經把手伸了出去。
林尚強微微一笑,把手縮了回去。
林芙蓉臉一紅,不過還是順勢扶著張誌偉的手臂跳下馬車。
這時一股人流衝湧而來,一下就把一家人淹沒在了人群裡,幸虧有林尚強和張誌偉用身體攔著才沒被衝散。
趙如花叫道“這麼多人可怎麼看?”
張誌偉立刻道“舅媽,你們跟我走,在那邊專門有個為翰林院搭的棚子”,說著指向東南方向。
“這合適嗎?”趙如花問。
張誌偉回道“有什麼不合適的,二位老師也不是不認識你們。”
如花痛快的答應了,拉著大女兒就欲向東南方向走,可這時的人群已是把他們團團圍住,根本無法動彈。
張誌偉知道自己表現的機會又來了,撩衣袍躍上馬車舉目四望,看到不遠處有幾個維持秩序的差役。
從腰間拿出翰林院的腰牌,對著那幾名差役用命令的口吻大喊道“幾位官差,你們過來一下。”
幾名衙役聞聲看來,是一個身穿儒服的年輕人手裡舉著腰牌,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不敢怠慢,忙分開人群過來詢問。
得知這個年輕人是翰林院的六品待講,要去東南角的棚子後,立刻給張誌偉和林家一家人開辟出了一條通道,護送到東南角那座草棚外。
此時的趙如花看到,這裡站滿了身穿盔甲,手扶腰刀的禁軍,將看熱鬨的的百姓隔開。
有了張誌偉的腰牌,依然是暢通無阻,來到草棚就看到裡麵坐著的兩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是聶賢和嶽華峰兩位大儒。
在張誌偉的帶領下,一家人走過去對兩位大儒施禮。
聶賢和嶽華峰看向他們點點頭,嘴角現出幾分笑意。
可當看到小虎妞時,又瞬間勾起了兩位大儒不美好的回憶,告訴張誌偉要照顧好他們,然後便自顧喝起茶來。
其實聶賢和嶽華峰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小虎妞看到他們也是心中發慌,儘力憋著眼淚,回憶起了在翰林院讀書學習的那段痛苦的日子……
見父母和姐姐把自己帶得離那兩個老頭很遠的地方才坐下,這才鬆了口氣,終於不用背‘三字經’了!
小丫頭看向前方空空的擂台,問姐姐“我怎麼沒看到大鍋呢?”
林芙蓉也找尋著李天順,問身邊的父母“爹娘,你們看到大哥了麼?”
林尚強和趙如花抻著脖子看了一陣,也沒看到外甥的身影,林尚強道“是呀,怎麼看不到你大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