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改良軍服和武器(2 / 2)

自動上弦是不可能做到的,自己上一世的弓弩也達不到,不過自動上箭還是可行的。

參照彈夾的原理,李天順讓工匠用木板做了個類似的東西,中間有一個很深的凹槽,下方安置板式彈簧。

又對弩箭進行了改良,將後麵的羽毛去掉,箭頭改成了菱形,這樣一次性可以往裡壓十二支箭。

經過測試效果很理想,每次上箭發射後,板式彈簧會自動把下一支箭頂到箭槽裡,士兵隻需再次上弦就能發射,有點兒類似於半自動步槍。

這種裝箭的彈夾,每個士兵至少能帶上五六個,如此一來在實戰中,就有了六十多次速射的機會。

缺點是沒了羽毛的弩箭射程短了一半,有效射程約四十米,再遠箭都不知道被風吹到哪裡去了。

優點是在這個距離內射擊精準度很高,加上改良後的箭頭,可以輕易穿透一層鐵甲或兩層皮甲,不過對主要實行特種作戰的神機營來說,應該夠用了。

在李天順的指導下,這些工匠很快就掌握了這種新型弓弩的做法,兩三日內可以做出二百副。

對於進攻性兵器,李天順選擇了現有的腰刀。

這個時代的腰刀經過戰爭的洗禮,設計得已經非常完美,其形狀類似於上一世的唐刀。

製作工藝優良,刃口采用局部淬火工藝,刀刃堅硬度可劈砍破甲。

至於短兵器匕首,李天順對其進行了改良,在現有匕首的基礎上,讓工匠們在一側刀刃上打磨出鋸齒狀,這樣可以輕易的鋸掉軍營外的木質柵欄,增加對敵人的傷害。

為了在近戰中能將敵人迅速放倒,李天順還讓工匠在匕首上弄出一道深深的血槽。

部署完這些已是半夜時分,看著甲丈庫那些工匠被自己全部調動了起來,連夜加班加點的樣子,李天順很是欣慰,命令後廚給這些工匠加了餐。

夜宵是羊肉、馬奶和大餅,把這些工匠吃得是滿嘴流油,乾起活來像是打了雞血。

要知道,他們平日隻能吃到粟米和鹹菜,過年過節才能吃上一頓帶葷腥的。

陪著他們吃完飯後,這才帶著楊靈兒和胡一翁回平西王府休息。

……

第二天一早師父、師妹、趙武平和胡一翁就來到了李天順的住處,告訴他已經昨天連夜選拔了二百名武功高強的軍士,讓李天順做最後的篩選。

李天順問趙武平“這些人現都在哪?”

趙武平回道“都在校練場。”

李天順又問“他們住在哪裡?”

趙武平道“雖然他們來自不同的軍營,但昨夜就已經讓他們搬進了校練場附近的營房裡。”

通過趙武平的介紹,李天順還知道這二百人中有一百二十人來自天明教,剩下的八十人,則是從庭州城中來的一千名軍士裡選拔出來的。

對師父和趙叔這種雷厲風行的做法很滿意。

趙武平還告訴李天順,要不是他有令,不許大理寺的人參加,這裡麵至少還應該有幾十人來自他們。

李天順笑了笑道“趙叔,你跟他們解釋一下,他們是大理寺的官差,沒狄大人的令,我不好給他們另行安排事做。

再說了,他們的職責是協助你維持城中治安,這件事比參加神機營還要重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