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個遊戲機可以賣給我嗎?”
孩子們玩到該睡覺的時間,準備道彆,童童突然問道。
遊戲機主人愉快說道:
“不用錢,送給你吧。”
童童從兜裡掏出五百塊人民幣,“那怎麼可以,這些你收下吧。”
他將遊戲機拿回房間,便開始對機器進行拆除。
螺絲刀是從房東那借來的,一把小小的螺絲刀,很快就將玩具拆開。
就在嬌嬌研究明天穿什麼衣服的時候,他已經把裡麵的結構全都搞明白了。
“這也沒什麼難度啊!”
他有一種強烈自己造一個遊戲機的想法。
國內的遊戲機,全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國內幾乎沒有研發。
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薑寧,薑寧讓他寫一個可行性分析報告,如果通過董事會的表決,就可以撥研發經費,你可以每個周末都要來公司,參與研發。
童童不要太興奮。
他現在還在上初中,卻已經將高中的全部課程都學完,在學校待著也沒什麼意義,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
薑寧對他的要求,和嬌嬌一樣,隻要能跟上教學進度,他們其他時間想乾什麼就可以乾什麼。
真沒想到,這一趟滑雪之旅,不但讓他們能欣賞到瑞士的雪景,體會滑雪的樂趣,還會各自都有不小的收獲。
半個月後,薑寧剛進集團公司,就有不少外商找到她,洽談合作的事情。
薑寧和他們分彆交談後,讓手下的人和他們去對接了。
自己則拿出童童寫的自主研發遊戲機的可行性報告,召集了董事會。
董事會成員看到報告,都驚訝,這是誰寫的,簡直驚為天人,有詳細的數據支撐,還有具體的遊戲機構想,對市場也有一定的預判。
“我同意將這個立項,開始全麵研發。”
“現在國內的遊戲機都被進口設備壟斷,我們必須打破這個局麵。”
大家的觀點出奇一致。
不過,當薑寧將報告是自己兒子寫的告訴大家的時候,所有人還是震驚了一下。
“天才啊!應該讓童童親自帶領團隊研發。”
“果然是龍生龍鳳生鳳,薑董的孩子,果然不同凡響。”
大家讚譽聲不斷。
薑寧知道,這件事其實是有風險的,盲目樂觀並不是好事。
為了讓項目能更快落地,她成立了項目組,讓楊修任組長,童童隻負責遊戲機的研發工作。
至於生產製作,還有後續的銷售環節,都有公司的人負責。
一年後,天才少年研發出國產遊戲機的報告在電視和報紙上廣泛傳播。
童童一下就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
不過,伴隨著對童童的讚美的聲音,也有不少的聲音對他進行了攻擊。
有的甚至給中央寫信,說他竟然搞出這樣的研發項目,誘惑孩子們玩遊戲,是孩子們厭學的罪魁禍首。
一個孩子,因為家長沒收遊戲機,竟然把自己母親砍傷,更是引起廣泛地討論。
一時間,國內的輿論對童童很不利。
薑寧隻好讓他先去國外避避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