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李家寶和向強之間有沒有私相授受,但她可以肯定的是,隻要李家寶在位置上一天,集團公司的發展,就要受到他的掣肘。
不過,沒等向強高興多久,金融危機先在國外爆發,隨後蔓延至國內。
香江首當其衝,受到波及。
訂單減少,工廠倒閉,工程爛尾,民眾失業。
加上香江對黑幫的管控,一時間,向強就像強勁射出的箭,還沒有到達靶心,就已經完全失去力量,隻好在萬有引力作用下掉到地上。
這一摔不要緊,跟大鵬一下折了一隻翅膀沒什麼區彆。
就在他盼著帝都受到的影響小一些時,他在金山的投資也遇到了買不到原料,工程進行不下去的囧況。
銀行的資金到期不能還,就隻能拿資產抵債。
向強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個商業王國,就這樣覆滅,帝都的產業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香江的一些零星產業,他夾著尾巴,再也不敢涉足帝都。
金融危機對大陸的影響的確小很多,但不代表沒有。
一些盲目追求擴張的企業,這次受到的衝擊最大,還有一些老牌的企業,平時守著老設備,老方法,不思進取,這一次徹底沒有了活路。
不少服裝廠,電器廠,舍不得自己的廠子就這樣關了,找到薑寧,希望她能出手相助,都被拒絕了。
“這是時代的洪流,誰也阻止不了,誰也避免不了,隻有那些不斷提高技術,提高生產力的公司,才能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一席之地。”
從九十年代開始,下崗潮就不斷。
很多人還固守著隻有工廠穩定的工作才是好工作的想法,看不起擺小攤的,看不起做生意的。
殊不知,那些做生意的,早已經把在工廠上班的人甩在後頭了。
當年,國營商店裡的售貨員有多傲慢,下崗後,他們就有多悲催。
等經濟衰退的時候,大家才知道,誰在裸泳。
集團董事,這才意識到薑寧對市場的判斷是如此精準,成功避免了金融危機對公司的影響,還趁著政府對土地進行重新拍賣的時候去撿漏。
金山那塊地,再次被收入囊中,並且一下少了五千萬。
不光是看中的土地,都被她一一拿下,還有一些有潛力的公司,也都被她買下來,進行企業改製。
接下來幾年,當彆的公司哀鴻遍野,都在往外賣資產的時候,她卻有足夠的資金購買資產。
等到千禧年的時候,公司規模已經達到了百億。
這個時候,他們找銀行借錢不要太容易,基本上隻要說一個數,銀行就會批了手續,給他們。
集團公司每年的納稅都是數億,更彆說這些貸款利息了。
基本每年,集團隻需要還利息,而不需要歸還本金。
集團的負債也高達五十億。
富強集團就像一艘在時代洪流中航行的巨輪,它體係龐大,養活了企業幾十萬職工家庭,同時,它也如履薄冰,一有風吹草動,就會讓巨輪停止不停,甚至覆滅。
薑寧無異於一個優秀的舵手,帶領著這艘船一直乘風破浪,高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