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她知道,這些人最後肯定會後悔,便輕飄飄地說道:
“各位大嬸,既然你們這麼想退,那我就做主退給你們吧,不過有一條,退了布料的人,在我這裡登記一下,以後我們家的裁縫鋪,廟太小,供不起你們這樣的菩薩了。”
大嬸們露出欣喜之色:
“真的?還是薑知青會辦事。”
登記就登記,他們以後還怕沒地方做衣服啊!
大不了自己做唄。
一番折騰之下,大嬸們拿著錢歡歡喜喜走了。
王秀芬有點擔憂:“怕是開了頭,以後會有更多的人來退。”
薑寧安撫她:“媽,做生意有掙錢的時候,也有賠錢的時候,不可能像貔貅一樣,隻進不出,我們就當這次賠了。
等過了一段時間,還不知道情況怎麼樣呢!
反正,誰要退,就把錢退了好了,做好登記就行。”
果然,接下來幾天,陸續有人拿著布料來推,有一些甚至不是從王淑芬這買的,也來退了。
薑寧來者不拒,將收回的布疊整齊放好。
做生意就是這樣,會出現各種波折,她對這次退貨事件一點都不擔心。
果然,不出一個月,雙搶的時候,大家都熱瘋了。
本來雙搶就累,加上逼近四十度高溫,很多人都中暑了。
人們這才想起,的確良衣服輕薄,沾了汗風一吹就乾,不比棉布衣服涼快?
不然怎麼會被大家叫做“的確涼”?
那些把布料退了的大嬸,回過頭又來找薑寧。
“薑知青,你可不能見死不救啊,再這樣下去,要熱死了。”
薑寧輕笑:
“真對不住了,我們這的確良布太緊俏了,已經沒有什麼存貨了,價格長到三米一尺能接受嗎?”
大嬸們立即黑臉:“你這是趁火打劫,未必就你這裡有的確良賣?”
她們都去鄉裡供銷社打聽,供銷社哪有的確良啊,根本進不到貨。
黑市倒是有,更貴,要三塊五一尺。
黑市的貨哪裡來的?
自然是林琛的冬天的時候囤的,足足一萬尺,因為當時帶紅袖章的突擊檢查,後來就沒賣出去。
沒想到,當時隻能賣兩塊五一尺的貨,現在賣給二賴子他們,已經漲到了三塊。
他們再零售出去,變成了三塊五。
那些大嬸在外麵找了一圈,沒有便宜的布料買,回頭又去找薑寧。
這次薑寧徹底拒絕了她們:“對不起,沒貨!”
賀驍也忙瘋了。
這次引進的確良生產線,本來反響平平,隨著氣溫不斷飆升,過來訂貨的客戶越來越多。
不光是本地,外地的各種百貨商場,供銷社都派人來廠裡洽談業務。
鄉裡供銷社的張主任自然也跑到了紡織廠碰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