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如果沒關係,或者個人,是沒辦法拿到的。
沈波滿口答應,“沒問題,一本書的印刷成本根據紙張數量,其實是差不多的,我絕對不會多收你的,一本一百頁的書,我收你一毛。至於裝運費什麼的,你可以自己來,或者我幫你搞定,再加收一本一毛錢
至於,你的利潤,那就看你的定價,我不會乾涉。”
到底是在廠裡摸爬滾打多年的,心裡有一本現成的賬。
林琛說投五千塊,他掙一毛一本,可不就是五萬塊的業務。
“好,成交,我們簽一個協議。”
雙方達成一致。
不過,因為政策限製,林琛不得不去求了易勇,讓公社幫他出了一個證明。
易勇順利向林琛要了百分之十的利潤作為管理費。
薑寧:“......”
論老謀深算,還是得他易勇。
不過,薑寧肯定不會讓他這麼拔毛。
萬一書爆火,豈不是要交一大筆錢?
在她軟磨硬泡下,易勇最後答應收百分之十的管理費,五百塊封頂。
他也沒辦法,協調這種事情,不交管理費的話,上麵肯定不會批準。
不過,他很是懷疑,林琛真的能將書賣出去嗎?
就在大夥還在質疑的時候,印刷廠已經開工。
第一筆款子,五千塊,林琛已經交給了財務科。
廠裡的職工,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麼大一筆錢了,乾活頓時充滿了力量。
不就是五萬本書,他們幾十號人,乾十幾天就出來了。
沈波一邊指揮大家抓緊生產,一邊將剩下的錢,全都買了原料紙。
林濤跟他分析過,恢複高考後,所有的印刷廠都會印刷複習資料,紙張是緊俏物資,到時候肯定不夠用被瘋搶。
這個時候,印刷廠都會有印刷紅寶書的任務,紙張用在這個方麵,其他方麵肯定就會縮減。
沈波這個小廠,正是因為沒人看得上,反而少了這些政治任務。
他隻需要全力以赴把林琛的書印出來就行。
按林琛的說法,五萬本隻是開始,以後可能有五十萬本。
反正,他覺得林琛這小子,思維活,膽子大,是一個做大事的人,自己的眼光有限,就跟著喝點湯也是好的。
很快,前期印出來的一百本《數理化複習合集》新鮮出爐了。
其實就是《數理化叢書》和彆的複習資料的合印本。
沈波單獨找出版社的老朋友要了一個書號,一共三百頁的書,定價2.5元。
他一本書不含運輸的話,掙三毛,刨掉紙張、油墨成本,可以掙一毛五。
他問過林琛,為什麼將書價定這麼高,幾乎和現在最出名的作家出的書一般貴了。
林琛隻微微一笑,定價嘛,定貴一點沒什麼,賣的時候便宜一點就行了。
沈波疑惑,不是應該定多少錢,就賣多少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