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發市場投入使用後,我立馬就買了二十個攤位。”
高寶亮聽著他說著這些,心裡暗暗佩服,這林琛果然有生意頭腦又有魄力。
一個攤位至少需要兩千塊,他一口氣買了二十個,那就是四萬塊錢。
這還是在不知道生意行不行的情況下。
事實證明,他賭了,現在光他管理的攤位,一個月的利潤就高達五六萬。
如果不是因為這些錢都經他手,光這麼說出來,他肯定不會相信。
“那你之前怎麼沒有自己做,隻是把攤位租出去?”他還是不明白。
如果他把每個攤位都經營起來,豈不是就月入百萬了。
林琛聳了聳肩,“誰也沒想到會這麼掙錢啊!”
其實,市場建立之初,大家是都不看好的。
政府也是摸著石頭過河,第一次嘗試用這種模式,不知道成敗。
剛開始,市場裡一共有二百多個攤位,根本賣不出去。
大家進貨都直接去服裝廠了,怎麼可能還讓市場掙中間差價啊!
後來,隨著經濟發展,人們對服裝需求,從開始的有衣服穿就行演變成了,一定要穿得好看,需求量井噴。
越來越多的人也湧進了服裝行業。
很多人是沒辦法從服裝廠拿到貨的,這時候,批發市場的生意就慢慢多了起來。
在批發市場拿貨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款式多,顏色全。
一個攤位可以從好幾家服裝廠批量進貨,然後再搭配銷售。
小攤小販從批發市場可以買到各種品牌的衣服。
後來,去服裝廠拿貨的人就隻剩下搞批發的人了,散戶一律不接待,這樣批發市場就在整個流通環節站住了腳。
“彆以為拿貨這件事簡單。我和寧寧考察了幾十家服裝廠,最後才確定了十幾款衣服。搞批發一定要眼光好,彆從服裝廠進了貨,卻賣不出去,那不就砸自己手裡了。
之前,我們沒有精力守店,隻能交給彆人管理,現在你來了,我們總算是找到一個好幫手了。”林琛繼續道。
之前,他們也招過人管理,一個店三個人都忙不過來,而且還要防著他們做手腳,一個月算下來就掙一千多塊,還不夠操心的。
事實證明,高寶亮真的很擅長搞管理,他隻需要一個搬運小弟當幫手,就把一個店弄得風生水起,利潤是過去的數十倍。
“寶亮,以後咱們就是合夥人了,利潤咱們對半分,我出錢你出力,咱們把批發這一塊做大。”
結算的時候,林琛將一半利潤都給了高寶亮。
高寶亮連連拒絕:“我不能要這麼多,資金是你的,店鋪是你的,進貨渠道是你的,我就賣了一下貨,怎麼能要這麼多呢?”
他有功勞,但也不能這麼分啊,一個月兩三萬塊錢呢,他之前的積蓄加一起,還不夠兩千塊。
薑寧把裝有錢的袋子推給他,堅持道:
“你就彆推辭了,沒有你,這個店生意哪能這麼好,現在很多人就認你,你可不能撂挑子。”
高寶亮怎麼可能撂挑子,他隻是覺得自己不值這麼多錢。
聽說,他們有一個四合院準備裝修後住進去後,他主動提出,要幫他盯著裝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