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楊立梅走出房間,轉身關門的時候揮揮手,劉錦慧懷裡的李謙也抬手揮了揮,嘴裡還咕囔著應該是“拜~拜”二字!
揮手這個動作前段時間偶爾也做,沒想到現在還能咕囔著會說話了!
劉錦慧目瞪口呆,楊立梅高興不已,隻是再讓他說的時候,又開始說誰也聽不懂的嬰兒語了!
楊立梅又回到房內說道:“我就說嘛,平時多給他說話,他肯定就能早說話,你看今天我給他說了幾遍,他就能學會了!”
看了看手表,時間快到了,也沒有功夫跟劉錦慧細說,隻是囑咐李衛東和劉錦慧沒事就跟李謙說話,能促進他的語言發育。
兩個男人在一起,如果不說一下國家大事,好像就沒有什麼話題可聊,聊彆的李衛東可能不行,但是聊國家大事,對於重生人士來說就太沒問題了。
一個願意聽一個願意說,知道結果去反推過程,總比過程都不清楚,結果也沒有,去猜過程更容易。
劉永良對李衛東的見解更是越發佩服,佩服的同時也隱隱有些擔心,有這樣優秀的女婿對女兒是好還是壞?
曆史證明男人有錢就變壞,成功的男人哪個不三妻四妾,就算後世,換老婆的大有人在。
“照你這麼說,國棉廠隻能倒閉破產沒有點活路了嗎?”
“正常情況下,肯定沒有,國棉廠現在養活的工人有多少,現在產值又有多少,一半的產值給工人發工資,這個廠子還有活路?”
劉永良不說話了,作為中層領導,對於公司的情況雖然不至於完全了解,但是至少比普通人了解的多,發工資已經成為廠裡最困難的事情。
就連下崗工人買斷工齡的買命錢都還沒有著落,這也是下崗方案一拖再拖的主要原因。
現在想想當初李衛東支持劉錦波辭職下海的舉動,真是無比正確,不僅買斷工齡錢如願拿到,而且還先一步的進入社會。
“爸,你也彆太傷心難過,這是曆史規律,誰也改變不了,改革要推進,肯定要打破點什麼,不然還守著原來的東西,那不就是換湯不換藥?”
“再說了,這也算騰籠換鳥,與其守著這麼大的家業,這麼多工人乾著低附加值的東西,不如釋放出來,去乾一些其他的!”
“千萬不要低估了這些工人的能力,現在他們有依靠,自然主動性就差,一旦下崗,沒有靠頭了,再經過一些簡單的技能培訓,肯定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劉永良氣哼哼的說道:“你說的輕鬆,這些工人都是家裡的頂梁柱,一旦下崗失去了收入,整個家不就塌了!”
下崗這個詞,是他現在最不願意提到的,他們廠也不是太歲頭的土,動不得!
肯定會有人下崗,現在名額都不知道,就已經有人找門來請托關係,說的是一個比一個慘,讓誰下崗都很難。
“困難隻是暫時的,就怕有些人認不清現實,去這裡鬨那裡鬨,不想自己的出路。留下來的人沾沾自喜,實際他們早晚會下崗,將來的處境比現在下崗的這些人更危險!”
劉永良琢磨了一下說道:“你說的是有點道理,但是讓他們下崗還是不落忍,你的產業那麼多,就沒有想去乾棉紡織行業?”
李衛東聽了之後一陣頭疼,這是拿他當救世主呢,漢東機械廠的老王同誌也希望他去當這個救世主,隻是還沒有求到頭來。
國際歌中唱的好,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要靠我們自己。
李衛東趕忙拒絕道:“爸,我可沒有那能耐,再說了,這麼多用不著的員工,誰乾都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