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說沒救了,而是一般人救不了,這樣的體製救不了!”李衛東沒有糾正劉永良的說法,他已經不在這個廠了。
“怎麼個說法?”劉永良虛心請教。
“廠裡的管理體製有問題,我在的時候,廠裡就烏煙瘴氣的,書記和廠長不和,書記一言堂,廠長基本上沒有發言權!”
“若是王正榮的水平高,當個家長式的人物也沒什麼了,但是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沒有對市場的有清晰的認識,閉門造車,那怎麼能行!”
“而且一言堂搞習慣了,過於武斷,殊不知,這麼蠻乾,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金錢,還浪費了發展的時間和機遇,而且這人心術不正,把機械廠當跳板,不管廠裡的死活!”
“所以不換血,不足以改變目前的現狀,即使換血也不一定徹底改變機械廠,若是想要機械廠發展壯大,股份製是一個思路,但是這些都不如改製變成私人的最為直接!”
“那不行,那不行,國有資產變成私人的了,那怎麼能行,性質都變了,那不是走蘇俄的老路了嗎!”劉永良搖頭加擺手的說道。
突然劉永良瞪著眼睛盯著李衛東看了起來,眉頭皺的厲害,“你想要把機修廠私化!”
“爸,你彆這麼看我,我可沒這個能力,也對這個沒興趣,咱們隻是說這是一個可能的方法而已,再說了政府也不會出售這個在王正榮描繪的還具有未來的企業!”
李衛東對劉永良的眼神,並不怕,他隻是提出一種可能而已,政府部門肯定會審慎決定出售一個似乎還可以挽救的企業。
出售就要擔風險,若是沒有足夠的好處,誰會乾這個事情,再過幾年大規模的國企改製的時才是真的群魔亂舞。
“若是齊州有這個打算呢?”劉永良抽了一口煙,慢慢的問道。
“不可能的,根本就沒這個可能!”李衛東立馬否定,他在機械廠待了近十年,人都走的沒幾個了,也沒改製成功。
“我是說如果,如果齊州政府打算把機械廠改製,你會不會參與?”
李衛東想了一會,最後還是搖頭說道:“不會,除非是我說了算!”
李衛東入股了很多公司,但是大部分都是比較有未來的,或是高科技的,或是朝陽產業,漢東機械廠還是生產拖拉機的,沒前途。
除非是一拖這樣的,還有些搞頭,他在這一行乾,自然對拖拉機的鼻祖了解甚深,他們公司要倒閉的時候,人家年產值到了百億,而且農業機械還是很有搞頭的。
若是改製還是換湯不換藥,還是國資說的算,那就不用摻和了。
正當兩個人說閒話的時候,楊立梅放學回來了,看到李衛東心下高興,笑著說道:“衛東來了,也不提前說聲,我好早點回來做飯呀,等我炒幾個菜啊!”
“媽,你這話一說,我爸滿臉帶笑,你們這平時晚上都不做飯呀!”李衛東笑著說道。
“怎麼不做,小米粥就鹹菜,喝一肚子湯水,半夜都能餓醒!”劉永良苦笑道。
看來兩口子在家生活很健康,就差把古人說的過午不食奉為圭臬了。
“吃什麼吃,你看看你的肚子,從部隊才回來幾年,都成什麼樣了,你又不去運動,我隻能給你想辦法了!”楊立梅說的振振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