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span>李衛東展示他傲嬌的表情,不過馬上又低聲下氣的說道,“不過明天你就彆來上班了吧,這挺著大肚子來上班,顯得咱們家缺錢似的!”
“胡說,我來上班和缺不缺錢有什麼關係,我就願意上班,走吧,我還真有點餓了,感覺一口能吃一頭豬!”
“你們兩個人,就一張嘴吃當然得餓了,
趕緊走吧,彆餓著閨女!”李衛東沒有糾正她一口是吃不是一頭豬的,至少得三口一頭豬。
“光想著閨女,就不想著閨女她媽了?”劉錦慧感覺這胎真可能是閨女。
但她得擔心是不是也要失寵了,生閨女可是給自己生了個情敵,就看李衛東這態度,這情敵的地位還挺高。
“那不能,至少閨女出生前,不能忘!”李衛東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滾犢子,今天中午吃窮你!”劉錦慧知道是李衛東故意的,惡狠狠的掐了他一下。
“太沒問題了,我知道有家店做的烤乳豬非常好吃,是他們的招牌菜,走咱們出發,今天吃一整頭豬!”李衛東摟著劉錦慧向外走去。
快走到電梯口,劉錦慧突然對著跟上來的秘書歐陽丹說道,“歐陽,下午我就不回來了,有事你給我打電話!”
劉錦慧剛才雖然沒有同意李衛東的話,不過現在直接在行動上告訴李衛東,剛才的話她聽進去了,也同意了。
“額,好的劉總,有事我會跟您彙報!”歐陽丹愣了一下,這是鬨的哪出呀,好幾天不來了,來了沒幾個小時又回去了。
雖然這麼想著,但是歐陽丹是秘書,是助理,對老板的行為也不能有反對的態度。
這次在電梯裡,李衛東沒有做什麼親民的打算,反而霸道的很,讓丁原和代梅堵在門口,誰都不能上來。
他媳婦挺著大肚子,若是有什麼閃失,後悔都來不及,當然外麵的那些人想爭辯兩句,或者想往上擠,丁原和代梅不能給他們機會。
所有想上來的人,一律客氣的阻擋,男的有丁原處理,女的有代梅阻攔,很人性化,絕對不搞性彆歧視。
在外人麵前,劉錦慧要給足李衛東的麵子,下了電梯就小聲埋怨著,“你這樣多不好,吃飯的時間,大家都趕時間呢!”
“是有點不好,等等我打個電話!”李衛東想著一直這樣也不好,最好的辦法是不讓電梯開門,直達目標層。
“張秘書,你去找電梯公司,把電梯的程序給我改一下……,告訴他們若是做不了,就不找他們家維保了,或者乾脆換電梯!”
李衛東掛了電話,對著劉錦慧笑眯眯的說道,“這樣就好了!”
“你這樣就更過分了,還不如堵門口呢,讓彆人罵兩句發泄一下呢!”
李衛東帶著媳婦吃了一頓很地道的烤乳豬,又陪著媳婦回家休息,當然下午他也不會回去上班了,老板翹班很正常。
不過在此之後,李衛東連續上了幾天班,下屬們也開始慢慢的適應,找李衛東請示問題,彙報工作的人也多了。
而且他們也發現李衛東似乎變了,對工作的態度變了,以前的時候是能管多少就管多少,現在是能管多少就管多少。
很多問題都會問個所以然,來彙報工作請示問題不那麼簡單了,當然該放權的,李衛東也沒有剝奪他們的權力,依然放棄給他們。
“董事長,徐總已經搬過來了,辦公室在十二層,到現在為止,除了羅總的光影娛樂沒有過來,您名下所有在港島的公司,已經全部搬過來,並且可以正常辦公了!”
這天張東碩送來一摞文件,並對李衛東彙報一下公司的日常事務。
“讓他們好好的工作,以前怎麼樣,以後還怎麼樣,就當我不在!”
羅嘉良知道李衛東名下的公司都要搬過來,本來也想要搬過來的,但是給李衛東請示後,直接讓李衛東給否了。
羅嘉良他們搞娛樂的,亂七八糟的人那麼多,讓他們過來,這邊還怎麼工作了!
張東碩又大跌眼鏡
,本來他以為現在人員到齊了,按照以往慣例,晚上不得搞一個party慶祝一下喬遷之喜!
“董事長,我會轉告他們的!”張東碩收了收神,恭敬的說道。
然後指著剛送進了的文件,繼續說道,“這是你要的薑總和付總在米國投資的企業資料和部分調研考察的公司名單!”
“這是他們今天上午通過郵件發過來的,另外薑總和付總今天晚上從舊金山起飛,明天一早就能到港島,會詳細和您彙報!”
電子郵件的功能已經開始初步顯現,雖然還沒有到爆發期,但是已經在很多的電腦迷和一些愛好者中開始使用。
李衛東是後世過來的,自然對電子郵件的依賴比較大,上輩子動不動就是你發我郵箱,這輩子有機會自然要用。
李衛東點點頭,這是他要的,他想看一看,這兩個人在米國乾的怎麼樣,到了這個時候需要使用他的金手指了。
李衛東自然知道從現在開始,互聯網將會迎來風口,雖然最後會一地雞毛,但是不可否認這些泡沫是有價值的。
這些泡沫給網絡行業帶來了新資本,上千家公司融資了大量的資金,而且有相當部分的錢是進入到研發之中,這些必將會推動互聯網行業的創新。
李衛東不管什麼創新,他是要借這場巨大的泡沫,讓手裡的錢更有價值,當然在泡沫落地的時候也想多拿一些公司的股票。
至於能否給國內的互聯網帶來什麼技術上的幫助,李衛東覺得沒問題,他不懂技術,但是他可以投資懂技術的人。
拿起這十幾頁的文件,滿眼都是英文字母,李衛東看了一陣頭大,這些英文很多都屬於中國的象形文字,根本不會拚讀。
互聯網在發展的時候,也給英語的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他們造了很多新的單詞,而且還是專有名詞,查詞典都沒用。
所以這些公司的名字,在沒有翻譯成漢語之前,對李衛東來說有些費勁,他本以為自己可以靠著記憶的金手指化解這個問題。
現在看來還是想多了,不過總不至於一點看不懂,李衛東試著看一下,前麵的幾頁是薑誌禮和付曉敏已經投資的公司。
看到投資額這一欄,李衛東覺得還是太保守了幾十萬美金能乾什麼,現在投的越多,以後的收益才越大。
而且這個時候隨便頭,投不成功的概率並不大,在以後的五年中,每年都有兩三百家公司上市,隻要上市就算是風投成功了。
風投界都說,投資一百家公司,有三家兩家公司成功上市,那就算成功了。
細思極恐,這麼算下來,這投資一家公司成功的收益率會有幾十倍上百倍。
所以有錢人才不會在二級市場賺辛苦錢,他們都去玩風投,李衛東現在就想去做個有錢人,乾幾票大的有把握的風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