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李衛東本以為自己的手機會很忙,但是他失算了,好像大家約好了一般,除了幾個地位較高的,就沒有人再給他打電話。
已經不怎麼用的傳呼倒是響個不停,都是給他拜年的,現在短信這個功能還得在過兩年,才能在諾基亞生產的手機實現。
李衛東想要給家裡打電話,但是村裡到現在沒有通過電話,以前有事都是打給李衛民,現在李衛民在老家也通不了電話。
劉錦慧給老丈人一家打了個電話拜年,雖然嘴上說著吉利的話,但是臉上的表情多少也有一些憂鬱,她已經大半年沒有見到父母了。
“奶奶個熊的,明年說啥不在這邊過年了!”李衛東心裡暗暗發誓。
若是父母在跟前,在哪過年都可以,父母不在總感覺缺少了點什麼。
好在春節過後,沒兩天李承文兩口子帶著李衛紅回來了,港島不放年假,李衛紅的寒假要結束了。
“爹娘,家裡都好吧?”李衛東在深城機場接到父母之後就問道。
這一句都好,自然問了家裡的一切,爺爺奶奶姥爺,姥娘,還有父老鄉親。
“好,都好!”沈躍英這一句回答又包含了一切平安順遂。
上了車,沈躍英就開始給李衛東絮叨家裡的一切,要把他們回去這半個多月,所有發生的事情都要給李衛東說一遍。
李衛東也做出俯首傾聽的樣子,對家裡的事情還是有些惦念的。
“聽你這麼一說,你這一趟回去,把所有的親戚都走了一遍?”李衛東大開眼界。
他甚至不敢想象,幾乎每天都要去個親戚家,農村本來沾親帶故的親戚就多,李衛東家在村裡又是明星,親戚更多。
“那可不,這一年家裡發生了多少紅白喜事來往,事上咱沒去,過了事,咱們回家了不得去看看人家!”李承文說的理所當然。
這些人情世故李衛東懂的真不多,他都不知道,若是這一年哪家發生了憂事,少了人,過年前後還得要去人家慰問一下。
一路上兩個多小時,李衛東都沒有聽完,父母和妹妹說的在老家裡發生的事情。
到了家裡,劉錦慧帶著倆孩子,已經在院子裡等著了!
李承文和沈躍英看到孫子和孫女,連忙下車,把老家裡發生的一切拋之腦後,抱著孩子親熱的不得了。
“孫子,給爺爺磕頭,爺爺給你準備了大紅包!”李承文掏出一個紅包,對李謙說道。
在李承文看來,孫子給爺爺磕頭,比兒子給爹磕頭還要高興,若是能熬到重孫子給他磕頭,那就更高興了。
李謙看著李承文手裡的紅包並不感興趣,至於磕頭就更不感興趣了。
李承文看孫子這反應,不見絲毫尷尬,反而在行李箱裡翻出兩件做工精致的陶瓷生肖,把雞模樣的那隻放到李謙的麵前。
李謙有了反應,想要伸手去拿,這回李承文要求孫子給他磕頭拜年就順暢多了。
看著跪在地上像模像樣給他磕頭的孫子,李承文洗得哈哈大笑,把玩偶遞給李謙,把那隻狗模樣的放到李睿的嬰兒車裡。
拿出兩個紅包,一個給孫子,一個給孫女,過年應該給壓歲錢,雖然不在乎多少,但總歸是要有的。
李衛紅也像模像樣地掏出兩個紅包遞給侄子侄女,紅包的大小和在家裡給李泰,海瑜和高海言的一樣。
並沒有因為李衛東的關係,要多給幾分,親兄弟姐妹還是更純粹一些。
父母回來了,終於把這個沒有過完的年補上了,吃了一頓其樂融融的團圓飯。
“過段時間天暖和了,真的要回去?”吃過飯之後,李承文、李衛東父子倆坐在一起喝茶閒聊,李承文突然問道。
李衛東聽到老爹的這句話,看他的表情,先是一愣,心思暗轉,就知道這話的意思。
“當初來這裡就是因為懷了李睿,現在孩子都生下來了,要不是因為怕北方的天氣了,年前就回去了!”李衛東說道。
李衛東安慰著說道,“當然你也可以先不回去,在這接著乾木匠鋪,合同還有兩年呢!”
“說的什麼屁話,你們都回去了,我自己在這裡呆著乾啥?”李承文搖頭。
緊接著又歎了口氣,說道,“隻是可惜了這個賺錢的營生了!”
李承文覺得可惜,但也知道這點錢對於李衛東來說不算什麼,他掙這點錢,除了讓他不開口問兒子要錢,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說到根子上,他能掙這個錢還是沾兒子的光,和伸手問兒子要錢也沒有太大的區彆。
對於他來說,也隻是找一個事情做而已,並不需要賺太多的錢,平時夠給孫子輩買點零食玩具了就可以了。
而且以李承文手裡的錢,給孩子買零食買玩具,早就足夠了。
“若是舍不得,你就把木匠鋪讓彆人管理,自己當個甩手掌櫃!”李衛東提醒道,他和劉錦慧兩人就是這樣乾的。
管好人事,找個職業經理人,然後弄好監督係統,那個位置上有沒有人也就無所謂了。
再說現在的交通和通訊這麼發達,完全可以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
“哪有這樣的好事,這木匠鋪子能掙多少錢,若是再雇個掌櫃的就隻有虧的份了!”李承文搖頭說道。
“那就開個大一點的,產生規模了,利潤自然高了,你再雇個掌櫃不就得了!”李衛東順嘴說道。
李承文如同看白癡一樣的眼神看著李衛東,把杯子裡的水喝光,站起身來走出去。
李衛東被李承文這麼一看也有些尷尬,木匠鋪差不多是手工作坊,機械化程度很低,哪裡有什麼規模效應?
時間慢慢的過去,港島的溫度也在逐漸上升,到月底的時候,隻需穿一件短袖就能應付早晚的溫度。
李衛東坐在客廳裡翻看著報紙,喝著茶!
報紙上財經板塊的整個半麵,用特彆顯眼的幾個大字,以略帶嘲諷的口吻,點評了已經發生兩天的327國債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