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 股票的那些事(2 / 2)

“說一下公司情況,問你什麼就回答什麼,實事求是就行,也不用拘著!”鄭思京對徐華炳笑了笑,想讓他放鬆心情。

但是這笑容不僅沒有讓徐華炳放鬆,反而更緊張了,合著還有考題呢,若是考不好,是不是得下崗?

李衛東自然沒有徐華炳想得那麼殘暴,他見這些人,無非是鼓勵一番,拉近關係,隻要不是有什麼原則問題,怎麼會輕易換人。

事業做大了,哪有那麼容易換人,換一個高管,跟著一大串,除非是公司不想用這樣的人,要釋放什麼信號!

李衛東坐在位置上,聽著幾人討論如何穩妥的處置他在米國的股票和公司。

“其實根據我們的分析,現在納指的風險已經很高了,雖然不知道頂在哪,應該不會遠了!”徐彥登聽到鄒毅的話之後,看了一眼李衛東就開口說道。

徐彥登是基金公司的負責人,有不錯的眼光,也有很強的風險意識,在股市沒有風險意識,也許有時候會賺錢,但是再多的錢也會因此血本無歸。

而且實際上,他已經多次向李衛東提出過這個問題,這也是一個合格的職業經理人應該有的職業道德。

在一定範圍內給老板提出合理的建議,至於老板接受不接受都不重要,若是你因此覺得不受重視大可提出辭呈。

徐彥登隻是儘職提出建議,李衛東采納與否,他都不可能辭職。

而且從他第一次提出這個建議到現在,納指又漲了一倍多,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過他還是堅持認為風險越來越高。

現在老板終於準備要高位套現了,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和他的建議有關,但是總算是體現了自己一把。

少賺錢和虧錢,是兩個概念,有本質上的區彆,寧願少賺,也不能虧錢。

實際上很多人都會搞反,賣早了,少賺錢,在那唉聲歎息後悔不跌;虧錢了,反而都藏在心裡,絕對不會對外人說,不然顯得自己水平低呀!

“從九四年開始,整個指數已經上漲五六倍,就算是牛市也該有結束的時候,而且這種牛市的結束絕對不會溫文爾雅,這是一頭瘋牛,一定會造成雪崩!”

“若是沒有合適的方式,短時間內出售這些股票,可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甚至會成為納指崩盤的導火索!”徐彥登有些危言聳聽的說道。

辦公裡幾個人以前都在投行工作,後來也一直和金融打交道,自然對金融的魅力很了解,徐彥登說的這種情況不是沒有可能,而且可能性還比較大。

“徐總,這就是找你幫忙的原因,我們也沒打算短時間內出售,董事長給的時間是六個月!”鄒毅看著徐彥登微笑著說道。

徐彥登瞬間感覺有一些尷尬,鄒毅話裡有話,意思讓他不要再顯擺了,否極泰來這個大道理誰都知道。

市場隻有兩種走向,上漲和下跌,現在漲了這麼多,下跌的概率自然增大

“六個月?”徐彥登看了李衛東一眼,得到了確認的眼神,心裡就有底了,也知道剛才著了鄒毅的道,為什麼剛才不說六個月。

李衛東既然這麼說,那就說明米國股市在六個月內還不會出現大的係統性問題,當然也說明了,六個月之後可能會隨時崩盤。

“如果六個月的話,時間還算比較充裕,操作得當應該不會出現問題。”徐彥登看著鄒毅,淡定的說道。

鄒毅對這個眼神絲毫沒有辦法,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尤其是米國的股票市場,她又不太了解,用其他人,不說李衛東放不放心,她自己都不放心,不然哪裡有徐彥登的事。

徐彥登在米國股市摸爬滾打好幾年,算是資深股民,對於米國股市的了解比較深,而且也肯定認識了一幫基金經理,有一定的關係網。

低位吸籌,抱團抬價,媒體造勢,高位套現割韭菜,這套流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那就好,這事你和鄒總好好溝通,就交給你們倆處理,當然最好是找紅杉、dfj、高盛、idg、kpcb、軟銀這些財團,雅虎的股份,不是說已經有很多的財團有興趣,這就很好!”李衛東開口說道。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收到十幾個投資機構的詢價!”薑誌禮應景的說道。

“嗯,那就好好談,折價一部分也是可以的,不過兩手都要準備!”李衛東內心還是希望,讓這些大的財團接手。

這樣對小股民來說影響也比較小,能有坑這些財團的機會,自然不能放過,尤其是日笨的軟銀,多坑他幾把,讓他沒有那麼多精力到處亂投資。

李衛東說完,彆人自然沒有其他意見,但是李時輝站在旁邊等的著急,股票出售了,這麼多錢總得有地方存吧!

若是能放到民生銀行的賬戶上,這事就妙極了,這得讓他們的資產增加多少呀,分分鐘讓民生銀行上升幾個排名。

而且民生銀行也急需在米國打開市場,若是有這麼多資金,對他的發展也極為有利。

民生銀行自從成立至今就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在國內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目前在全國已經有三十多家省級分行,幾百家支行,更有無數的分理處。

隻要是李衛東名下的公司基本上都在民生銀行開設公司賬戶,而他們的員工發工資,為保證財務安全,全部禁止現金發放,都是通過民生銀行發到工資卡上。

讓民生銀行一下子就增加了無數的客戶和存款,一躍成為全國級的大型商業銀行,當然他們邁向國際的步伐也沒有停止過。

成立之後沒多就,在港島的長泰銀行和萬裡銀行通過股權操作,變成了民生銀行的子公司,並完成了更名注冊,一下子成為國內商業銀行在國外分行最多的銀行。

隨後又在世界上各大經濟體設立分行或者代表處,但是想要有國內的發展速度就難了。

迅速的擴大企業規模,收購並購是個絕佳的辦法!

收購當地的銀行無疑是最好的方式,能快速的融入到當地,得到當地人的認可,也是李時輝想要乾的事情,但是這事最大的阻礙就是資金。

收購的銀行太小,沒有意義,大的又缺錢,李時輝現在就陷入到兩難的境地,步子邁的太大,把蛋扯著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