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衣錦還鄉(2 / 2)

當然李衛東不知道的是,因為他的蝴蝶影響,這個會議的召開比原計劃推遲了好幾天。

領導小組的成立,也就意味著頂層設計已經結束,開始真刀真槍的乾了,開始考慮錢的問題了。

這是一件大事,所謂的開發,其實質還是能源的開發利用,投資在裡麵的錢很多,但收益可觀,絕對是一個發財的機會。

李衛東想了想,就搖頭歎氣,能源曆來以壟斷為主,來頭太大,牽頭不是各部委就是央企,哪有他們這些民營企業的機會。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衛東一家出發離開齊州,踏上回老家過年的旅程。

在這個私家車都不多的年代,車隊很顯眼,一輛豪華的考斯特,外麵有叁輛奔馳車前後左右相互拱衛著。

車隊有六個保鏢,丁原最終還是跟著回去,他得先把李衛東一家送回去再離開,李衛東同意了。

一路上,能上高速就上高速,不然就是國道,接近四個小時,該吃午飯的時候才到縣裡。

又過了半個小時才踏上進他們村的路,路兩邊收拾的非常利索,沿路的小河裡,結了一層厚厚的冰。

拐了一個彎,道路筆直到村口,冬天的樹木都已經完全落葉,村子絲毫沒有遮掩暴露在眼前。

隻是村口聚集了很多人,很熱鬨的樣子,李衛東挺納悶,這是哪一家人辦喜事要結婚,隻是這個點迎接新娘也不合適呀,就算是二婚也沒有下午拜天地的。

而且也沒聽他爹娘提起過,村裡絕大多數都是同姓,也都是一個祖宗的本家,婚喪嫁娶這種事全村吃席,一點都不誇張。

隻是他和劉錦慧坐在小轎車上,李承文和沉躍英帶著孩子們坐在考斯特上,李衛東也無人可問。

快到村口的時候,突然看到村口冒起了鞭炮藥引子燃燒的白煙,很快就聽到了劈裡啪啦的鞭炮聲。

李衛東心想壞了,這不會真和人家的喜事撞上了吧,轉頭透過後車窗也沒有看見什麼婚車呀!

這一會的功夫,鞭炮還沒有響完,李衛東的車就到了村口,路都堵上了,他得下車和村裡人寒暄了。

李衛東讓丁原把車停在路邊,拿著兩盒華子,推開車門,就要和父老鄉親打招呼。

沒想到,又是幾聲火炮的聲音,這聲音李衛東熟悉,這是農村各種儀式上的禮炮。

一個類似於手榴彈的鑄鐵東西,裡麵放上火藥,留下藥引子,放炮的人距離遠遠的用一根火棍點燃。

這種禮炮一般是根據儀式上的吹打樂隊的號聲為號,根據不同的號聲,或者貴客的親疏程度,有叁響有四響。

李衛東也沒在意是幾聲響,反正是響了很多下,等炮聲結束,才拿著煙上前去。

“叁爺,今天這是誰家有喜事了?”李衛東手指捏著兩根煙遞給村主任李宗起。

李宗起也迎了過來,並接過裡麵的一支,笑著說道:“當然是你家呀,不然咱們這一群人站在這等誰呢?”

“我家沒人結婚呀?”李衛東一頭霧水,不過看著站在旁邊擠眉弄眼的李衛民似乎明白了點什麼。

然後繼續要給村裡人散著煙,不過被李宗起攔住了,拿過李衛東手裡的煙盒說道:“把煙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分!”

“好,好!”李衛東笑著說道,然後又把另外一盒遞給了李衛民說道,“給大夥們分分!”

這時劉錦慧也下車,過來站在李衛東旁邊,和李宗起打了個招呼,笑著說道:“叁爺爺好!”

在村口停車了,李衛東都下車了,劉錦慧作為李家的媳婦,也得要下車應個景,不僅是禮貌的問題,也是給李衛東長臉。

聽到劉錦慧的問候,李宗起趕忙笑嗬嗬地說道:“孫媳婦回來了,回來就好,在家多待幾天!”

以至於老家話說的都不標準了,老想往普通話上靠,主要是擔心人家聽不懂他們的土話。

孫媳婦和李衛東不一樣,一個是打小看著長大的,輩分在那放著,哪怕現在是富豪了,他依然有這個麵子。

劉錦慧可不一樣,人家和你沒啥關係,可以不給你這個老頭麵子,你還不能倚老賣老。

然後笑著埋怨道:“你說你們,回來也不提前說一聲,剛才要不是碰到衛民回來了,還不知道你們今天回來呢!”

“這場合弄的有點倉促了,早知道肯定得正兒八經的搞個儀式,請個嗩呐班子,全村老少爺們都來歡迎!”

“叁爺,太過了,太過了,我何德何能怎麼能勞駕村裡老少爺們來迎接!”李衛東趕緊擺手道。

李宗起正色說道:“怎麼就不行,你這些年給村裡乾了多少事,以前你不讓我說,我也昧著良心把這些功勞往身上貼了!”

“但是村裡人也不傻呀,我李宗起乾了一輩子村乾部,我那點能耐村裡誰不知道,什麼時候有這個能耐了!”

“這不,前段時間姓胡的那個人把你排到了富豪榜的第二位,村裡人一下子就知道怎麼回事了,都想感激你呢!”

“你倒好,平時中秋國慶的你還回來,現在都不回來了,去齊州又怕麻煩你,想感謝你也見不到!”

“村裡都估摸你過年應該回來,但是誰也沒個準信,這回你可算回來了,咱們來迎接你衣錦還鄉還不行了?”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當不得這樣!”李衛東聽了之後,連忙擺手說道,這是要架在火上了。

李衛東最怕這樣的麻煩,若不然他也不會把慈善搞的那麼低調了。

“怎麼就不值一提了,要不是你非得瞞著,我都想給你刻碑立傳了,今天當著大夥的麵,我得說說!”

李宗起對李衛東擺擺手,不讓李衛東開口說話,然後轉頭臉,對著大家。

“老少爺們,這事放我心裡多年了,今天當著衛東和大家夥的麵,我得說一說!”

“從修咱們腳下的這條路開始到現在,衛東給咱們村裡捐的錢好幾百萬都不止,我那裡都有記得賬,不信的可以去我那查!”

“把路修到家家戶戶,建學校、給孩子免學費,村裡的五保戶,活動中心,後山的那個兩百米深的水井和蓄水池,到家到戶的水管水龍頭,還有咱們村進地的生產路,水渠,青年基金會,這些錢都是衛東捐給村裡的!”

“大家夥說,咱們村誰沒受過這些好處,哪家沒孩子上學,哪家沒走過這條路,哪家沒喝過後山的水!”

“叁叔,主席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咱們也應該給衛東立個碑放在水井旁,或者直接放到村口!”人群裡一個人湊熱鬨地說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