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shu ,最快更新重生之造富年代最新章節!
給李衛東當秘書,並不需要太強的專業能力,而且相比於其他的總裁秘書,相對輕鬆一些。
有基本的專業能力,溝通能力,然後再懂英語基本上就夠了,最重要的是嘴嚴,能夠守住秘密。
李衛東的秘密太多,若把掌握的財富公之於眾,必定是一件轟動全球的事情,而在公司裡能夠接觸到這些核心秘密的人數,不會超過兩位數。
秘書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李衛東選秘書必須要慎重,最看重的就是老實本分,而陳軍恰好有這個優點。
“是,我會儘快和他交接!”張東碩笑著說道,不過心裡隱隱有些失落,有些懷念跟著李衛東的這些日子。
以後不做秘書了,哪怕是升半級了,和李衛東的距離反而遠了點,至少不能隨時,不用通報的來找李衛東彙報工作。
“嗯,慢慢來吧!”李衛東點頭說道。
“是!”張東碩懂了,雖然很多時候,慢慢來會毀掉很多事情,但是這個交接還真的不能著急,李衛東對陳軍還是有所保留。
慢慢來的度,就得需要張東碩自己掌握了!
張東碩看李衛東沒事情吩咐了,就說道:“我這就通知夏總過來!”
李衛東沒有說話,看著放在桌上的一摞財務報表,這是他最近積攢下來的工作。
這些東西雖然不重要,而且他也是甩手掌櫃,但並不是說他對公司一無所知,也得需要了解公司乾了什麼。
甩手掌櫃,的前提是要對公司有極強的把控能力,才能抓大放小,垂拱而治。
若是對公司一無所知,怎麼知道哪裡哪裡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麵。
董、高、監的工作彙報和公司的財務報表,是李衛東了解這些公司的主要途徑,工作彙報是公司的自己的報告,屬於主觀表征。
財務報表有月度,季度,年度是經過公司財務總監簽字,季度和年度報告是由會計事務所審計,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觀存在的證據。
主、客觀表現都有了,基本上也就能反應出一個公司的基本情況,工作彙報說的天花亂墜,
若是財務報表很垃圾,這樣的公司就要重點關注。
方法好不好,主要還是看適不適合,李衛東對這一套管理方法還挺有心得,隻是最近規模以上的公司越來越多,他也有些吃力了。
李衛東又是個懶散的性子,能閒著一刻絕對不會多乾一分鐘的活,所以彆說去乾這種吃力的活,這一點和上輩子簡直沒法比。
上輩子,也是這個年齡的時候,李衛東生意剛起色,已經不需要他去廠裡親自操弄機床了,但他閒不住,經常還會去弄兩下子。
這輩子動嘴說的時候多,親自動手操作的時候少,時間久了,彷佛真的失去了動手的能力,也就習慣於發號施令。
吃力了,就得想辦法,李衛東有個好腦子,總能想到解放自己的法子,所以事業部製度就提上了議程,找專業的人乾這事,而他隻需要把想法告訴這些專業的人就行了。
李衛東翻著文件看了幾眼,都是工作彙報,每頁紙都是滿滿的乾貨,這是上個月的,因為李衛東開了半個月的會,一直沒有批閱。
李衛東拍了拍文件,抬頭問道:“老徐呢,事業部的事情弄的怎麼樣了?”
張東碩看了一眼李衛東,說道:“前期的摸底工作已經完成,聘請了幾個國際谘詢顧問公司,我來的時候正開會談著呢!”
李衛東臉上閃過一絲無奈,略有躊躇地說道:“加快速度,時間不等人啊!”
張東碩不明所以,什麼叫時間不等人,換秘書這種小事要慢慢來,公司搞製度改革,怎麼還要加快速度,這不尋常!
張東碩是辦公室主任,就是負責上傳下達,向各部門傳達李衛東的意思,現在沒有理解這個意思,他該怎麼傳達?隻能原話傳達!
“是,那我出去了!”
李衛東擺擺手,示意他可以出去了!
張東碩走出李衛東的辦公室,然後左轉進入陳軍他們的值班室。
陳軍正在整理東西,看到張東碩進來,連忙站起來,笑著說道:“張主任!”
“嗯,我先打個電話!”張東碩應了一聲,然後掏出手機給夏國強打了個電話,告訴他現在董事長有時間。
放下電話,張東碩看著陳軍正在整理東西,就說道:“不用收拾了,以後你就在這裡上班了!”
陳軍停頓了一下,然後呼吸加劇,這麼明顯的話,他要是聽不出來,也就不配給李衛東當了一個月的秘書,更不可能留下來了。
陳軍調整了一下呼吸,激動地說道:“感謝張主任的信任和推薦!”
張東碩搖搖頭說道:“不用謝我,你能留下來,說明董事長對你比較滿意,和我推薦沒有關係!”
“董事長的性格,你我都知道,他做事情什麼時候需要彆人的意見了,在董事長身邊工作,一定要心細,但最重要的是嘴嚴!”
張東碩語氣嚴肅地說道:“無論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不能向外透漏,哪怕是做夢也不能說出來,知道嗎?”
他是李衛東的前秘書,陳軍是現任秘書,作為前輩給後人一點建議,也屬於傳幫帶。
denxuebook3434416《種菜骷髏的異域開荒》
“是,我一定牢記在心!”陳軍態度恭敬地說道,其實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東西,但是張東碩今天特彆的提出來,意味就又不同了。
“行,你繼續吧,我先走了,那邊還有一堆的事呢!”張東碩停了一下,提出告辭。
他現在不是李衛東的秘書,但還是辦公室主任,公司裡的大事小事,他都有權詢問查閱,而且剛才李衛東的話,他也要轉告徐德海。
早一日完成事業部的成立,他也能早一天升職加薪,從他的角度來看,快一點也是有好處。
隻是這事還真快不起來,從一月底開始,到現在已經兩個月了,也僅僅是把各公司捋順,然後還聘請谘詢顧問給他們做“體檢”。
這些都需要時間,不可能開個會,說句話,然後再發一份紅頭文件,下麵就可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