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從實際情況出發(2 / 2)

七十年前,老祖宗們就證明了,不了解中國的實際情況,不以國內的實際情況出發,搞什麼都是瞎折騰,最後都是扯澹。

徐德海在筆記本上在這一條下麵畫了種種的一條波浪線,鄒毅同樣在這條上用筆畫了一個圈。

“至於事業部的職責範圍,不用完全拘泥於直接控股還是間接控股,要以公司的規模或者是否符合公司的戰略發展需要!”

“參股的公司也一樣如此處理,若是戰略上不重要,這樣的公司可以慢慢的退出,若是符合公司戰略的就要增加股權,直至達到控股的需要!”

“這事讓老鄭多關注一下,他前期投資的很多公司,到了現在還沒有盈利的那些,也不符合新興產業的部分,直接清倉吧!”

兩人又在這一條上做了種種的標記,這件事肯定要出很多事情的,不知道有多少公司出問題,非鄭思京不可。

“對了,老鄭不是說今天要過來嗎,什麼時候到?”李衛東提到鄭思京,就突然問道。

鄭思京在京城開會,“風險投資與互聯網國際研討會”,昨天晚上成功閉幕,研討會開的成功與否,估計隻有參會的人知道。

研討會開了兩天,精衛投資是主辦方,鄭思京必須要全程在場,為顯示他們對國內外同行的寬廣胸襟(準確控場),鄭思京親自擔任研討會的主持人,並做主題發言。

鄭思京長期在國內從事風投業務,算是非常精通此道,而且思路敏捷,也有主持這種大會的經曆,控場對他來說easy。

所以整個會議上,鄭思京的風頭可謂一時無兩,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甚至幾大門戶網站還對他的演講進行了文字圖片直播。

不過會議的高潮部分,則是蚍蜉資本借著此次會議出場,宣布進入國內市場,而鄒毅此次來內陸就是為了這事坐鎮。

精衛投資是主辦方,鄭思京哪怕明知道蚍蜉資本要來國內跟他們搶生意,也不得不安排了一個黃金時段,讓蚍蜉資本的代表付曉敏出場發言,誰讓老板這麼要求的呢。

而且事實上,鄭思京做的遠不止如此,在研討會的前一天,鄭思京已經帶著蚍蜉資本的幾位見了國內風投界有影響力的高級彆官員。

算是給蚍蜉資本的表演進行暖場,讓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詫異不已,對待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還能如此大度,這還是人嘛!

付曉敏的發言經過精心準備,就是要把在國內的首秀搞的驚豔,但是發言再好,似乎對於參會的嘉賓來說不足為奇,好說誰都會!

付曉敏是一個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女子,但是當從這為柔弱女子口中說出公司的目標時,底下的人都炸鍋了。

付曉敏最後說道:“公司的研究決定,在未來三年內,蚍蜉資本在大陸對互聯網等高科技企業的投資規模不少於二十億美金!”

這句話一下子讓蚍蜉資本上了各網站的彈窗新聞,這一刻隻要聯網的電腦,已經打開各大門戶網站,都能收到這條新聞的彈窗。

而在現場的人也已經瘋了,畢竟來參加此次會議的人員,有很多都是帶著項目來的,這是他們的機會,這些美元能不讓人興奮嗎?

甚至讓很多想要踏足國內的國際風投公司有些望而卻步,麵對這樣的資金,這個市場的競爭力會很大,想要撿便宜恐怕很難。

當天研討會結束,付曉敏就被這些創業者團團圍住,想要介紹自己的項目,在他們看來,這二十億美金是個大蛋糕,都想過來分一杯羹。

蚍蜉資本開門見山的這麼一搞,把自己的名氣徹底打響,不用想都能知道,各大官方媒體的頭條都是這件事。

鄒毅在付曉敏發言之後就回到齊州,畢竟從付曉敏的發言後的熱情來看,蚍蜉資本在國內站穩腳跟隻是時間問題,她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在京城坐鎮。

鄒毅看了一眼手表,說道:“鄭總和曉敏的飛機應該落地了,公司已經安排人去接!”

李衛東點點頭說道:“等他來了之後,把這事告訴他,他們不是在研討會上對“資金出場”討論的很熱烈嘛,就從他開始吧!”

風險投資一般情況下,“成三敗七”,也就是差不多有百分之三十成功,但是失敗的百分之七十也不是說一文不值。

尤其是李衛東以前投資的那些國有企業或者集體公司,雖然這些公司沒有發展的潛力,更沒有盈利的能力,不過誰讓他們站著國有企業,或者集體企業的名頭。

不盈利,不代表沒有資產,比如公司底下的那塊地,若是在城區就更值錢了。

這也是很多公司苟延殘喘的目的所在,就等著被那塊土地被開發商看中,然後在出讓的土地款中分一杯羹,能摟一筆養老錢。

但是在中國的環境裡,員工肯定不會被虧待,但是公司的股東能不能拿到這部分錢還真不好說,畢竟很多公司的土地來源都是無償劃撥,還想要補償款,做夢呢?

對於這樣的公司,按照李衛東的想法,要麼全資收購了,把土地的性質徹底改變為公司的資產,要麼乾脆不占這個便宜,惹這個騷,直接退出完事。

實際上在國內,風險資金的退出渠道一直是個大問題,畢竟上市是件很困難的事情,若是沒有盈利,壓根就不可能上市。

而現在呼聲很高的“二板市場”,按照李衛東上輩子的記憶,是個曠日持久反反複複的事情。

現在的呼聲很高,甚至傳言馬上就要建立起來,畢竟周圍的地區都已經成立了類似的“創業板”,而且看著還不賴。

等中國拿定主意也要乾的時候,甚至不惜停了深交所的新股發行,結果好巧不巧的遇到了納斯達克崩盤。

這個全球最大的“創業板”崩塌了,又加上國內的主板市場也是醜聞不斷,國家最後決定暫停成立中國的“創業板”。

就這麼兜兜轉轉,值到小十年後,“創業板”才正式的建立起來。

李衛東明顯等不到那個時候,而他早些年投資的很多企業都處在了乾什麼都能發財的時候,現在已經過了那個時代了。

成功的已經成功了,不成功的也已經有很多的企業處於虧損的邊緣,甚至破產的也不少。

李衛東也想要幫他們脫困,但是實力不允許呀,這個社會上不可能每個公司都能發展起來,他始終堅信,成功是個小概率的事件。

讓鄭思京負責這事,也和李衛東讓他負責給各個公司找問題治病是一個道理,治不好了自然就不用再浪費寶貴的藥品。

鄒毅看這件事已經解決完,就開始彙報工作,“董事長,根據今天收到的消息,蚍蜉資本在米國的清倉行動已經全部結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