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兌現獎金(2 / 2)

不是鄒毅唱高調,而是真的覺得這個錢有些燙手,她基本上什麼都沒做,除了每年拿高額的年薪之外,還都有不俗的獎金。

現在到了清盤的時候,還能拿到一大筆的收益分成,雖然錢誰都喜歡,但是也得看這個錢是否合適拿到手中。

規定是規定,跟人情世故是兩碼事!

不說李衛東有沒有想法,隻是公司的其他高層肯定也會有想法,而且也不利於公司人員的調動,誰都想去油水多的公司。

都是跟著你打工,怎麼有人就能賺到上千萬美金,而我們每年隻有幾百萬人民幣,再說那活那麼容易,乾起來也沒什麼難度,我也可以!

李衛東眼神閃爍的看著鄒毅,這娘們怎麼看著不像是個好人呢,是想要陷他於不仁不義,他要是真這麼乾了,以後隊伍還怎麼帶?

“你倒是讓我刮目相看,我還是第一次見把到手的錢往外推的人呢,不過你看我是食言而肥的人嗎?”李衛東好氣的問道。

鄒毅連忙解釋道:“董事長,您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李衛東擺手說道:“好了,早就定好的事,沒有討論的必要,當初怎麼約定的就怎麼執行,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另外,若是覺得駕馭不了這些錢,中國還有廣大的百姓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中西部地區很多適齡兒童沒錢上學,就去獻愛心,總之那是你們的事情,與我無關!”

“而且這件事情以後到此為止,誰也不準再提,以後這樣的機會也沒有了,公司要改成現代化公司,一切事情都要正規化!”

“你們這些風投公司,都要改成真正意義上的風投基金,按照行業慣例辦事,以後我也不再插手你們投資的事情!”

“隻要覺得自己的能力合適投資經理和高管都可以提出來,若是沒問題,我會給你們投資,單純的做一個有限合夥人,省事還賺錢,何樂不為!”

公司經過改革,以後肯定會越來越正規,李衛東再什麼都管也不太合適,也沒有那個時間,一切都要走正規化的路子,才能讓公司有競爭力。

他的認知也有限,現在有很多事情都已經發生了與上輩子不一樣的變化,大的趨勢也許沒有問題,但是其中的細節,是否還會如上輩子一樣,李衛東不知道。

比如風險投資這一行,上輩子肯定沒有這麼成熟,不然他創業的時候不可能不知道風投的存在,還要一些本來已經成名的公司,現在反而沒了,這就很可怕。

李衛東以後雖然不插手他們的日常管理,不過有些好的項目,如中芯集成這樣不適合風投的公司依然可以去投。

鄒毅聽李衛東這麼說,先是一喜,繼而心底搖頭,她做風投好幾年,這裡麵的事情太了解了。

哪怕是現在米國正處於互聯網科技的牛市,仍然有很多看著不錯的公司突然倒閉,投進去的資金也跟著變成泡沫,隨風而散。

即便是現在正處於風投最熱的時候,哪怕他們這樣的風投公司,也依然有百分六十的公司不盈利,甚至血本無歸。

所以風投並不是有錢就行,正如前天在京城開的研討會上,程思危副長說的一樣,風投人是一個複合型人才,甚至要上達天聽的能力。

鄒毅曾仔細的盤算過,凡是李衛東插手的項目,基本上都有巨大的收獲,而任由他們自己投資的項目,不能說不成功,畢竟是處於這個互聯網科技的造福浪潮中,傻子都能投中一部分公司。

他們蚍蜉資本若是去除李衛東支持的那幾個公司,細算起來也沒有太多的成績。

最重要的是,鄒毅曾看到前年哈佛商學院的一份報告,根據他們統計和分析的近四十年的風險投資數據,得出的結論很令人沮喪。

在40多年裡,美國風險投資行業活躍的基金有四百多支,但這四百多支基金中,也隻有5的基金的達到理論的風投回報,10年超過3倍。

而有50的基金連本金都拿不回來,35的基金隻有1-2倍回報,相當於年化收益率8-10,考慮到經濟發展、通貨膨脹率、資金的機會成本(銀行的利息),獲得年化8-10的收益率壓根就不高,甚至還不如買指數基金的收益率高。

就算是那些十年收益率超過三倍的風投,也隻是趕上了l戰結束,很多軍工產品轉民用的高潮期,比如矽穀的崛起。

雖然蚍蜉資本收益率很高,但是不能否認是趕上了這個造富年代,但是經濟發展自然有其規律,一旦過熱,自然就會出現過剩。

接下來的泡沫破裂隻是時間問題,現在連李衛東都已經清倉退出了,也就說米國的這次造富浪潮基本沒有機會了。

鄒毅相通了這些,uu看書 心思也就澹了,就說道:“董事長,我聽您的,這部分獎勵,我會按照當初的約定如數的發下去,至於我的那部分,我會拿出一半捐給梁文輝管的教育基金!”

李衛東又是擺擺手,說道:“這是你自己的事,不過若是你捐給教育基金,我代表那些受到捐助的孩子感謝你!”

“錢這個東西,夠用的就行,多了隻能增加煩惱,捐出去反而心安!”鄒毅靠著椅子,發了一番沒來由的感慨。

李衛東敲著桌子,沒好氣地說道:“我怎麼感覺你這話好像在影射誰呢?”

鄒毅嫵媚地一笑,真誠地說道:“董事長,您可千萬不要多想,這錢放在我手裡是沒用,但是放在您手裡可就有大用了!”

旁邊的徐德海想笑,但是又不敢笑,雖然徐德海還沒有看過李衛東手裡的文件,但是也知道裡麵的數字很多,多到他從來都沒有見過,他也為李衛東發愁,這麼多錢該怎麼花?

李衛東收起文件問道:“行了,不說這事了,這些資金現在有多少已經出了國?”

“在幾大銀行和港島金管局的配合下,這半個月差不多有80的資金已經轉出國,零散的分在各大群島注冊的公司賬戶上,這些賬戶大部分都在港島,剩餘的也會在一到兩周內轉出去!”

“很好,加快速度吧,時間不等人!”李衛東感歎地說道,然後又補充了一句,“最近會有一批開發西部經濟的國債要發行!”

李衛東想了想說道:“分彆用新盛控股和瑞博斯控股的名義,各認購一筆三拾億圓的長期國債,支援國家建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