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金融集團雛形(2 / 2)

這種私募基金在大陸還屬於法律空白,比如當初李衛東套現時的港島財團,就應該屬於私募基金範疇的。

李衛東突然驚醒,是不是自己當初進入港島的時候,其實資金已經在監管之中了,而自己還以為天衣無縫呢。

李衛東立馬就問道。

“金管局隻是負責外彙市場,而且一般的情況,除非有特彆大的外彙變化才會被金管局注意,我們當初是借助於摩根的賬戶,摩根是主要的被監控者!”

“這次,我們以公司的形式在聯交所開戶進行恒生股指期貨的的交易,和通過中間商是不一樣的,所以才被監管!”

這樣,李衛東就放心了,不過他的行蹤早晚會暴露的,可能過幾年,還會有本書,叫世界首富是如何煉成的,能把他的一切都起底。

鄒毅繼續說道:“任主席會後又和我私下裡進行了交流,希望咱們能夠支持金管局的工作,如果有大批量的外彙進出,需要提前報備!”

鄒毅說這話的時候,滿臉的驕傲,不是因為能和任主席交談,在港島這沒有什麼,而是他們的公司已經得到了足夠的重視。

這就距離李衛東的金融集團的目的更近了一步。

想想後世的平安和中信,李衛東就羨慕的不得了,隻是不是誰都有那個關係的,都知道開銀行賺錢,開保險賺錢,開投行賺錢,李衛東空有這個錢,但是沒有這個關係。

開到最後估計也得淪為大公子哥的提款機,不和他的小飯店一樣,小公子哥忌諱港商的背景,大公子哥看不上。

李衛東無所謂的說道:“這些你們看著辦就好,我需要資金會提前打招呼!”

鄒毅的話李衛東自然明白,現在公司的資金規模已經近十億美金,在哪裡都是一筆大資金,要想動用這些資金,監管必不可少。

李衛東哪天心血來潮的突然調集幾億美金,沒有提前報備,這錢還真不一定能這麼順利的轉出去,尤其是現在的金管局成立,監管更加的嚴格。

李衛東又問道:“你和金管局的任主席很熟悉?”

任大剛是第一任金管局主席,以前鄒毅在摩根投行工作,肯定會接觸到這樣的人,至於能不能到了那個層次不好說。

鄒毅疑惑地說:“還算可以,以前在摩根的時候,也有過接觸!”

鄒毅不知李衛東的意思,她對李衛東了解,肯定不想接觸這樣的官員,能低調就低調。

“申請注冊個銀行有沒有可能?”

李衛東未來金融集團肯定是少不了銀行這個環節的,但是在國內還沒有放開,私營企業條例上寫的清清楚楚:“私營企業不得從事軍工、金融業的生產經營。”

如果能在港島另辟蹊徑,再與內地銀行合作,也許是一個途徑。

鄒毅沒有開口,李時輝說道:“董事長,恐怕希望不大,從80年代銀行業危機到現在,沒有批準任何一家新的銀行成立!”

李時輝繼續說道:“金管局的目的就是要儘可能的減少現存的金融牌照,不過可以收購一家具有金融牌照的銀行。”

他以前就是資深信息分析師,說白了就是搞金融情報的,對於這些情況比較熟悉。

“說來聽聽!”李衛東明顯有興趣了。

收購省時省力,雖然要接收銀行原有的所有者權益和負債,但依然是比較合適的辦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