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拍電影?(1 / 2)

九零年代,港島電影處於蓬勃發展的時代,很多經典的電影都在這個時候拍出來,也奠定未來二十年實力派演員的地位。

至於成立一個電影公司,李衛東當然想,拍電影多賺錢,但是他不會,不認識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更無人可用。

而起娛樂行業長盛不衰這是事實,李衛東知道後世的哪些電影能火,這就是金手指!

風險當然有,若是拍完電影,突然出現幾個劣跡藝人,電影不能上映了,虧都虧死了,而且娛樂圈信奉蓋棺定論,都是一錘子打死。

本來看著挺好的,突然就爆出問題了,基本上就拍死了,再也沒有機會。

娛樂圈的大瓜有多大,上輩子李衛東雖然年老,也有說耳聞,今天誰偷稅漏稅,明天誰又精日了,後天又有明星和未成年女性做朋友了,更有爆出洗錢涉黑的。

反正娛樂圈嘛,就是讓大家看戲的,無論舞台上的,還是社會上的,都是戲!

李衛東對於港島電影的了解太少,總感覺香港電影就是華家兄弟的,雖然現在也知道他們兄弟也隻是占港島電影的小部分而已,但是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容易改變。

彆人的社團都能拍電影,羅嘉良這個混社團的應該也可以,怎麼就不行呢。

若是羅嘉良真的能拉出一個不錯的團隊,證明有這個實力,借點錢那不是小意思,投點錢也不是問題。

羅嘉良猶豫了一會,尷尬的說:“李先生,您就彆跟我開玩笑了,我可沒這個本事,一部電影幾百萬,若是虧了,就是把我賣了也還不了你的錢!”

借錢是要還的,電影他雖然沒正兒八經接觸過,但是當年他們社團還在的時候,也嘗試過幾部,他還混了個小角色,隻是撲街了!

港島每年拍多少部電影,但是火的又能有幾部,就算是目前最具有票房號召力的“雙周一成”,也不敢保證能夠大賣。

何況是他這樣的撲街仔,能有什麼資本去拉人家來拍戲,有錢也不好使,這些明星不會拿他們的票房開玩笑的,票房就是號召力,就是名聲。

說完後羅嘉良總感覺像是丟掉了什麼?

羅嘉良今年二十五歲,曾經也做過演電影的夢,但是無線培訓學校他又去不起,十四五歲就開始自食其力,到社團混日子。

港島不大,當年追夢的時候認識幾個從事電影行業的人並不奇怪,畢竟這個行業還是挺火的,有相同目標的人更多。

當然和明星屬於演藝圈的娛樂業不同,電影屬於工業,這兩者是不一樣的,他的夢想是要做演員,還有人願意做電影。

電影工業後麵有一大溜的配套產業,攝影,剪輯製作,配音字幕,特效處理等等都屬於工業的一個門類。

特效處理,絕對屬於高精尖技術,不是一般的公司能做出來的,能把特效做好,堅持十來年,肯定是個千億的公司。

李衛東在他麵前至少提出過三次拍電影的事情,他知道這個行業,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拍電影這種事情,不是他能乾的。

羅嘉良這麼巴結李衛東,圖啥?現在有這麼一個機會錯過了!

李衛東看著羅嘉良,感覺是不錯,挺有型的,不然也不會被大姐姐給誘騙,若是經過係統的培訓,演個古惑仔也許真可以,而且本色出演。

羅嘉良的年齡和李衛東差不多,但是人家的孩子都上小學了,估計年輕的時候沒做好措施,整的還未成年就當了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