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貝爾的幾條,李衛東非常認可,頗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自然得采用,不過最後的運輸問題,倒是沒有提,也許還沒有走到這一步。
這才是李衛東最擔心的問題,輩子就是在這一步卡了很多年,希望這輩子不會有這一劫,順利通過這個天下咽喉。
老貝爾的拆艦的想法,極妙,去年107艦都拆了,再“拆”一艘,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現在烏克蘭缺錢,蘇俄也缺錢,經濟還很差,根本看不出好轉的跡象,建造已經沒有希望,放在那裡,時間久了也逃不了肢解的命運!
李衛東說道:“美金不是問題,多謝老先生費心了,我就在這裡等你的好消息,小嚴你們跟著,有什麼事情按老先生的吩咐做就可以!”
既然同意了這個方案,就得認同這個花錢方式,而且這能花多少錢?
不能事情沒辦完就把錢拿走,李衛東的錢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身後的嚴文壽點頭表示知道了,他的任務就是負責聯係李衛東和老貝爾,做的是翻譯,還兼職李衛東的出納。
年紀輕輕的就承受了他不該承受的壓力,他本以為是一場純粹的商業活動,哪裡想到是一場充滿挑戰的任務,他現在嚴重懷疑李衛東的身份。
是商人還是特工,這是個值得考證的問題!
老貝爾次日晚就給李衛東帶來個好消息,還順便帶來個人,馬卡洛夫親自來到李衛東的下榻的酒店,讓李衛東有些莫名其妙的緊張。
當天談到很晚,李衛東把馬卡洛夫送走的時候已經十二點多了,而談論的內容,除了一個翻譯嚴文壽之外無人知道。
老貝爾雖然能猜到,但是他不在場,就如卡恩和李衛東的談判一樣,他是個明白人,對自己的職責非常清楚,絕對不會摻和到不該知道的事情裡。
馬卡洛夫的到來,讓此事成功的概率劇增,又有人幫著操持造勢,自然就讓李衛東逍遙自在了不少。
還能偷偷的去艦浪一浪,保密條款因為經濟不景氣,形同虛設。
尼古拉耶夫靠近海邊,這個海雖然不是汪洋大海,但是天氣也深受影響,濕度極大,秋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
都說一層秋雨一層涼,何況是到了深秋,天冷的極快,似乎要為衰落船廠唱挽歌。
媒體開始零星報道船廠裡的悲慘狀況,李衛東不認識報紙的內容,認識他也不會去看這些亂七八糟的,他自己花錢找人編的用不著看。
據說這樣的小故事,隻需要幾百美金就有大把人的願意來乾這個活,李衛東不知道貝克斯到底找了多少人,但是這報紙的內容就沒有重樣的。
難道真如出生在距此不遠的列夫托爾斯泰所說的那樣,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李衛東擺擺手,對著正和他說這事的梁文輝說道:“算了,我聽著都難受,彆說了!”
梁文輝說道:“董事長,我跟著過去看過幾家,有些家庭的確很慘,甚至有些不忍!”
“他們不僅沒有工資,而且烏克蘭的經濟非常的糟糕,一些輕工產品的價格很高,他們連基本的需要都沒有,真有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既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