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望諸君共勉(1 / 2)

“我登青城山,雲雨顧在下。月色縞岩穀,欲睡不忍舍”

“貧道來青城山五十年,從未這般平心靜氣的欣賞過青城美景.難怪諸位道友不願出門,倒是讓貧道師徒做了那出頭鳥。”

餘滄海盤坐在一塊青石上,眷戀的看著眼前如詩如畫的美景,青山起伏,蒼翠欲滴,山上樹海雲霧繚繞,山下河水潺潺流淌。

“師傅.”

餘滄海身後,五十餘名鬆風觀弟子跪在地上,早已泣不成聲。

“哈哈.”餘滄海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須,神情灑脫的說道:“爾等莫不是忘了最近學習的《南華經》?生又何歡,死又何哀?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

“人英、人雄、人豪、人傑。”

“師傅,弟子在!”青城四秀立即應道。

餘滄海平靜的說道:“歐大人命我等閉觀十年,我雖離去,爾等也要遵守諾言,不得違背。若有違背者,逐出師門。”

“是,師傅,弟子謹記。”青城四秀當即應了下來。

“鬆風觀武學,鬆風劍法傳於人英、摧心掌傳於人豪、黑沙掌傳於人雄,近來感悟的劍法·至樂劍缺傳於人傑。爾等練成之後,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萬萬不可學那華山,自家門派還鬨起了分裂。”

“是!”青城四秀再次應聲,現在的他們很聽師傅的話。

“鬆風觀觀主,由人英接任。”餘滄海說到這裡,看向侯人英,溫和的提點道:“今後要仁愛友善,不可胡亂發脾氣了啊!人英。”

“師傅.”侯人英以頭磕地,說不出一句話來。

餘滄海笑了笑,看著風景滿足的說道:“青城山是個好地方,可惜貧道與師父明白的太晚。爾等有十年時間,可靜下心來,好好感悟。”

“是。”鬆風觀弟子紛紛應聲,就是不知道有多少人能靜下心來。

不過這些已經不是餘滄海該考慮的問題了。

他迎著青城山,朗聲道:“貧道於昨夜去世,走時心如止水。貧道於今早重生,來時心懷朝陽!”

聲音與山風相隨,飄向青城各處。

一座座道觀觀主從晨課中醒來,看向鬆風觀所在的位置。

目光中有欣賞、有認同、有惋惜

“諸位道友,貧道去也!”餘滄海話音一落,內功逆流震斷心脈。

青城山一代劍術高手,就此隕落。

鬆風觀內,一片哭泣。

就在這時,一道道詠頌的聲音從青城山各處傳來,最後彙聚在一起:

“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聲。若不得者,則大憂以懼。其為形也亦愚哉”

青城四秀猛然抬起頭,眼神之中滿是驚奇。

這一刻,他們才知道原來青城山隱藏著這麼多前輩高人,隻是人家追求不同,一心求仙問道去了。

四人相互對視一眼,突然明白了師傅屍解前的那一番說辭,青城山是個好地方!

眾弟子將餘滄海葬在鬆風觀後山,之後簡單的操辦了一場法事和侯人英的繼承大典。

之後,侯人英以鬆風觀觀主的身份,寫了一封信,交代了餘滄海屍解的過程,並帶上其佩劍,委托鏢局的朋友,送去衡山縣,告之歐藏華,他們的師傅兌現了諾言,是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此刻遠在江西饒州府的歐藏華正在教導一千多人識字,之所以會多出幾百人來,是因為安仁縣一些貧窮家庭的孩子也想學習。

歐藏華本著‘一頭牛也是放,一群牛也是放’的原則,全部同意他們進來。

因為沒有筆墨紙硯,歐藏華就讓他們帶根筷子或者彆的什麼,直接在地上書寫就是。

於是,校場周圍的樹林竹林遭了秧,被熱愛學習的人給薅禿了。

第十天,所有人坐在下方坐得筆直,跟著念道:

“嬴秦氏,始兼並。傳二世,楚漢爭。高祖興,漢業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興,為東漢。四百年,終於獻。”

歐藏華身後是一塊大黑板,他命人用木頭打造的,表麵打磨光滑,再圖上一層黑漆,製作出了簡易的黑板。用石膏做的大粉筆在上麵寫著兩豎文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