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內,歐藏華站在文臣中間,依靠一身出色的武藝,站著也能睡著。
讓坐在龍椅上的正德皇帝羨慕不已,他也能站著睡,但下麵的閣臣好像不答應。
早朝第一階段,鴻臚寺少卿率先出班,對正德皇帝彙報入京謝恩、離京請恩的官員人數,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鴻臚寺報備過的。
皇帝如果選擇召見,那麼這些人就需要入殿覲見。如果皇帝不見,那麼便在庭下或午門之外,遙行五拜三叩之禮,行禮之後便可以忙自己的去了。
正德皇帝壓根不想見,便公式化的開口道:“命爾等清廉毋謗、舉事審當、恭敬多讓,去吧!”
“遵旨!”鴻臚寺少卿行禮之後,退出太和殿,下去傳達皇帝的旨意。
歐藏華不知道,這一波離京的人員之中,就包括了王陽明。
小王升官了,去應天府做南京太仆寺少卿
接下來便是第二個環節,處理來自邊關的緊急奏報。
這個環節正德皇帝認真了起來,歐藏華也被夏升捏醒。
隻見兵部郎中·丁鳳出列,神色凝重的行禮後開口道:“啟奏陛下,亂賊劉六劉七避邊軍鋒芒,帶領東路逆賊南下轉戰到湖廣、江西,江蘇一帶。西路逆賊也在劉惠、趙燧率領下,轉戰於山西、河南、安徽。”
“其勢益熾,所至之處,必陷城殺將吏。”
“陷上蔡,殺知縣霍暄。臨商水,知縣率吏民投降以保性命。進西平,殺知縣王佐。至葉縣,殺知縣唐天懸及其父。破裕州,殺都指揮詹濟、同知鬱采.”
“其勢如獸之走獷,奔突無限,魚之躍淵,出沒無常,郡縣望風奔潰,甚至開門迎款,以故南北不通,人心洶洶”
正德皇帝一聽到劉六劉七就頭疼,原本他們在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活動。
由於地方官兵鎮壓起義不力,所以正德皇帝改派京營官兵前往,結果嘛自然是略輸一籌。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督軍太監穀大用提議征調九邊重鎮防禦蒙古人的精銳邊防軍進入內地平叛。
正德皇帝批準,調來宣府鎮官兵兩千人,遼東鎮官兩千人,延綏鎮官兵五百人,共計肆仟伍佰人,全部為騎兵。
有一說一,邊軍戰鬥力確實強於地方官軍和京營官兵,光是霸州之戰,一舉殲滅亂軍千餘人。
可他們也沒能一舉殲滅所有的亂軍,導致現在這種散是滿天星的狀態。
這時,巡按禦史·宋璉站了出來,行禮後朗聲道:“陛下,臣有本啟奏。劉六眾號數萬,然多脅從,精銳不過千餘人。自兵部下首功令,官軍追賊,賊輒驅良民前行,急則棄所掠逸去。官軍所殺皆良民,以故捷書屢奏,而賊勢不衰。”
“臣以為,預亡劉六劉七,當取消首功令,免去良民罪責,劉六劉七便如無根之萍,覆手可滅!”
歐藏華聽後,忍不住看了看宋璉。
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道理,但仔細一想,還不如不想。
下一刻,兵部員外郎·王瓊站了出來,怒斥巡按禦史·宋璉不知兵事,胡亂發言,建議正德皇帝讓宋璉去平叛。
結果宋璉脖子一硬,當即表示完全沒問題,請正德皇帝下令,他五個月內必平劉六劉七之亂。
此話一出,立馬遭到了王瓊的無情嘲諷。
彆看王瓊年紀大,那身子骨能打四個夏升,所以宋璉也不慣著他,當即嘲諷了回去。
歐藏華站在文官群體之中,看著吵得不可開交的兩方目瞪狗呆。
你們是不是起床氣太大了?!
王瓊你說你理他乾什麼.
唉!
要不打一架算了,至少能出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