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南北時事(1 / 2)

泱泱大國,滂滂大明。

八方來賀,萬邦來朝。

大明附屬藩國之多,仿若眾星捧月,襯托顯現明皇輝煌璀璨。

全盛時期明朝的附屬藩國如同星羅棋布,數量為曆朝曆代之最,共有一百四十餘個。

四邊伐鼓雪海湧,三軍大呼陰山動。

曾經的大明,鐵騎北戰擾民生、亂江山的蒙古大軍。

南征弑君篡位、以下犯上的越南小國。

如履平地,以風卷殘雲之勢過境。

大明的艦隊遮天蔽日,你若開門,便能沐浴大明恩澤。你若不開也沒關係,我大明隻能響應百姓呼聲,換一個願意願意主動沐浴大明恩澤的國王。

這也就有了後世的一句名言:‘你的祖先一努力,我的祖先就得遭殃’。

可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伱們不願意臣服,又不願意去死,我大明也很為難啊!

朝鮮使臣·崔溥跪在下方,聽完歐藏華的《告藩國表》之後,神情中透露幾分意外。

這位使臣也是個傳奇人物,在濟州島任職時,他得知父親病逝,於是渡海回家奔喪。結果在途中遭遇海難,在海上漂流了十四天,在明朝浙江台州府臨海縣界登陸獲救。

經當地官員審查,排除倭寇嫌疑後,由明朝官員護送,自台州走陸路經寧波、紹興至杭州,由杭州沿京杭大運河行水路至京城,崔溥也因此成為明代行經京杭大運河全程的第一個朝鮮人。

崔溥抬頭看向歐藏華,這位年輕的鴻臚寺卿長得是真好看思密達,但他對藩國的態度,又跟前任夏客卿有所不同。

想到這裡,他不禁看向端坐於高台之上的正德皇帝。

天子在正月的陽光下,仿佛會發光一般,讓他看不真切。

歐藏華念完之後,退回文臣之中,接著便是幾個重要的藩屬國使臣出列問候皇帝。

領頭的便是大明的好大兒·朝鮮使臣,以及東瀛、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等等。

是的,正德時期東瀛還是大明的屬國之一。

永樂年間,足利義滿就上書大明,希望納貢受封。

永樂皇帝下詔書冊封足利為東瀛國王,足利也從明朝領取冠服並臣服明朝。

不過當足利義滿死後,他兒子足利義持宣布與明朝斷交斷貿易。後來足利義教上位,重新與明朝建交,並再次展開貿易。

而室町時代結束進入江戶時代以後,德川幕府汲取了這個教訓,隻與明朝做貿易但不稱臣。

走完程序,百官再次跪拜致賀,行禮如儀。

正德皇帝回禮後,便起駕前往坤寧宮,在諸位貴婦麵前露個麵,今天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劉箐隻是六品安人夫人,沒有資格留下來吃飯。

是以,她跟著夏夫人在廣場上,依次向太皇太後、皇太後、皇後問安之後,就沒她的事。

不過太皇太後隻露了個麵,就回了自己寢宮。

倒是皇太後很喜歡跟壽寧侯妻子以及建昌侯妻子聊天,皇後坐在一旁,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

劉箐從小習武,站一會兒倒是沒事,但她周圍不少貴婦就難熬了。

讓劉箐驚訝的是,夏夫人看著嬌弱,站了這麼久卻一點事都沒有。

夏夫人注意到劉箐的目光,對著她笑了笑,沒有開口解釋。

好不容易等到皇帝到來,劉箐跟著貴婦們行禮問安,皇帝開口說了兩句勉勵的話,讓尚儀局女官賜下禮物,三品以下的誥命夫人們就能離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