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帥,撤吧!”
趙鐩跑了過來,對劉惠喊道:“彭澤所帶領的邊軍打穿了我們的步兵營,軍陣已毀,無力回天啊!”
“那就.撤吧!”劉惠看著趙鐩,神色認真的說道:“你往東,我往西,過了一這關,我們在九江彙合。”
“好,大元帥保重!”趙鐩應了一聲,當即帶著幾個親信趁著戰場大亂時,往東邊逃跑。
劉惠目送趙鐩離去,突然看到仇鉞正帶領著騎兵殺向東邊,他神色一驚,當即運起內功吼道:“仇鉞小兒,你爺爺劉惠在此,來戰!”
仇鉞目光一凝,扭頭看去,隻見劉惠手持一柄關刀,戰在原地怒視著他:“來戰!!!”
“哼,跳梁小醜!”仇鉞冷哼一聲,縱馬衝向了劉惠。
正在逃跑的趙鐩回頭,與劉惠對視了一眼,他看出了大元帥的想法,不禁在心中升起一股‘與君共死’的衝動。
還好他的幾個親信反應極快,拽著他衝了出去。
仇鉞沒注意到一旁發生的事情,戰場上紛紛擾擾,誰又能把一切都看在眼裡呢?
隨著兩人距離拉近,劉惠的眼中的怒火猶如實質,仿佛要將仇鉞吞噬。他緊握關刀的雙手青筋暴起,猶如鐵鑄一般堅硬。
“喝啊!”
一聲震天的怒吼之中,關刀猶如一道銀色的閃電,猛然從腰間抬起,劃破空氣,發出尖銳的呼嘯聲,朝著仇鉞砍了下去。
仇鉞一臉淡漠,長槍一抖,蕩開關刀之後,舉重若輕一般,槍尖一挑,將劉惠的關刀打飛。
“綁了!”
隨著歐藏華帶領的兩萬軍隊到場,將戰場包圍之後,這場自正德五年十月開始,殃及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江蘇等九江省,三過京城,三攻南京的起義,終究是結束了。
這場起義,源自宦官擅權、政治腐敗、土地兼並激烈。
結束時,劉瑾已死,閹黨已滅,似乎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臨時搭建的中軍大營之中,仇鉞、彭澤、歐藏華三人再次碰麵。
仗打完了,大家心情都不錯,回去之後獎賞自然不會少。
然而大家的好心情沒有持續多久,因為有將士來報,他們找遍了戰場,都沒發現趙鐩的蹤跡。
“區區一個縣學生,莫不是讓他跑了?”彭澤微微皺眉,言語中有些不滿。
“戰場混亂,跑掉一些是很正常的事。”仇鉞坐在坐主位上,猶如一座大山:“更何況趙鐩此人生性狡詐,發現不對必然提前撤離。”
“可是讓此人逃走,將來必生事端啊!”彭澤歎了口氣,頗有一種‘滿分卷子畫了個墨團’的不適感。
仇鉞也露出了不悅的神情,但戰場就是這樣,他也隻能儘人事聽天命。
歐藏華坐在右側,神情惆悵的說道:“下官在趕來的路上遭遇伏擊,領頭之人正是趙鐩的三弟趙鐇 fán,而他的二弟趙鎬,也是死於下官之手,想來他會為弟弟報仇,來尋下官吧!”
彭澤詢問道:“引蛇出洞?”
“倒也不必特地如此,”仇鉞搖了搖頭,淡然的說道:“關鍵人物是劉六、劉七、楊虎、劉惠四人,現在楊虎已死,劉六、劉七、劉惠且被擒住,趙鐩不足為意。”
“不過這般放任總歸是不妥。”
彭澤看了看地圖,分析道:“北邊有我,南邊有伯爺,西邊有歐客卿,那麼趙鐩最有可能逃跑的方向,就是東麵了。派遣幾路騎兵,以正東、東南、東北三個方向搜查。”
歐藏華和仇鉞自然沒有意見,於是剛剛休息沒多久的騎兵們就在百戶的帶領下再次出動,以三十人為一組,朝著三個方向狂奔而去。
從中軍大營出來時,已經是夕陽西下的場景,陸柏走了回來,拱手彙報道:“歐大人,卑職找到了那名弓箭手,但他已經自絕身亡。”
“哦?”歐藏華一邊往前走,一邊詢問道:“可確認了身份?”
“確認過了,”陸柏點了點頭,說道:“手指肚有繭、手臂筋肉緊實、眼睛一大一小,這些都是長年累月練習射箭才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