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職官誌》記載:
周宗伯之職雖掌邦禮,而司徒掌邦教,所謂禮者,僅鬼神祠祀而已。
至合典樂典教,內而宗藩,外而諸藩,上至天官,下逮醫師、膳夫之屬,靡不兼綜,則自明始。
禮部下轄儀製、祠祭、主客、精膳四司,分掌禮樂、學校、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
簡單來說,禮部就是教育部和外交部的綜合體。歐藏華作為禮部右侍郎,即為禮部三把手,同時又是鴻臚寺卿。
是以他與禮部尚書·田景賢協商之後,主要負責主客司和儀製司的部分事物,這叫專業對口。
歐藏華入禮部之後,特地招來了教坊司,認真的聆聽這個時代最高端的音樂人演奏。
此處不得不提士大夫階層的自嗨性,無論宮廷還是官員,從南宋開始,詞樂就開始逐漸固步自封,圈子不斷縮小,局促在個彆士大夫群體中。
到了宋末元初,二十八調體係逐漸歸並瓦解,到了明朝已經被九宮十三調、工尺七調代替,並且殺聲規定消失,工尺七調的調實際對應唐宋樂律的副詞。
而明朝人所歸納的九宮十三調也是混亂的,雜糅了不同時期的樂譜,大部分所指同名而實異,所以後世的楊蔭瀏先生才會說出“宮不是宮,調不是調”的言論。
而九奏樂歌就是朝廷宴饗樂歌,描述的是明太祖平定天下的情形,屬於歌功頌德那款。
《明集禮》:每宴會舉九爵,一舉爵則奏一曲,其曲皆按月律,前三奏和緩,中四奏壯烈,後二奏舒長。
當然,明朝宮廷音樂的發展,也有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一方麵清除了元宮淫褻的舞、樂,保留了部分傳統雅樂。
另一方麵卻並沒有把雅樂的精華完全發揚出來,這與元末各方混戰,導致音樂人斷層也有一定的關係。
歐藏華聽了一天的雅樂,又從文淵閣找到了《元史·禮樂誌》,準備回家之後再好好研究一番。
才到家,華安就迎了出來,稟告道:“老爺,解少俠來了,小的領他去了茶室等您。看他的樣子,好像是有急事。”
歐藏華點了點頭,將烏紗帽摘了下來交給華安,沒有換下官袍,直接去了茶室。
此刻解白換了一聲乾淨的衣服,頭發都認真搭理過。
看到歐藏華進來時,他立即起身拱手道:“歐大人。”
“解少俠無須多禮,請坐。”歐藏華拱手回禮,便坐在了主位之上。
解白倒也沒跟歐藏華客氣太多,道了一聲“多謝”後,坐下來說道:“幸不辱使命,在下與丐幫苟長老成功混入了皇莊之中”
接著,解白就將他這十來天所經曆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歐藏華,沒有半點遺漏,最後總結道:“根據我和苟長老的探查,未央宮皇莊有田地八千頃,生活著一千二百戶農家!”
歐藏華聽後,神情平靜,心中卻是相當吃驚。
要知道戶部和司禮監的記錄之中,未央宮皇莊有七千零五十五頃三十三畝田地、九百戶農家。
結果真實情況卻是如此,難怪歐藏華在賬本上看不出問題來。
人家真正貪走的東西根本就沒有記錄在冊!
“好一招葉底藏花.真是精彩啊!”歐藏華聽完之後,忍不住誇讚道。
他看向解白,溫和的安撫道:“多謝解少俠與苟大俠的協助,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我,你們的通緝令也不必在意,再掛時日就會撤下來的。”
“有歐大人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解白笑了笑,神情輕鬆了不少。
歐藏華將解白寫下的情報收了起來,從容不迫的說道:“兩位先在京城安心住下,過一陣子事情解決了,我就讓人通知你們的。”
解白應了一聲,又跟歐藏華聊了兩句,才起身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