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誌不是魚鱗冊,也不是黃冊。
楊金水印象中,縣誌就是記載一個縣的曆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等內容的書籍,也就是文人們閒的沒事搞出來的東西。
可當他翻閱查看的時候,找到了沿革、地理、戶口、貢賦等內容時,隻感覺這六月的通州比十二月還冷。
“啪!”的一聲將縣誌砸在桌上,楊金水尖銳的喊道:“這縣誌誰修的?誰讓他們這麼修的?!”
一名中年書生站起來,拱手道:“回公公的話,縣誌是唐朝安邑李丞相定下的基調,後世修縣誌,大多參照李丞相的《元和郡縣誌》進行修編的。”
“多數情況下,縣誌由知縣主修,以當地舉人為輔。”
楊金水聽後,頓時慌了神,在房間來回踱步。
他自認自己的安排天衣無縫,通州知縣跟自己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皇莊內外都是自己的人,每年生產的糧食每一筆都有跡可查。
卻沒想到歐藏華隻來了一次,就發現了問題。
‘他會如何處理?若我是他我會怎麼做?’楊金水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把自己代入歐藏華的視角。
一個年輕官員,當了鴻臚寺卿和禮部右侍郎這種麵子勝過裡子的官員,應該是缺錢的。
那麼他看到這麼多財富時,會怎麼做?
而且歐藏華已經收集了縣誌好幾日,京城都沒有反應,莫非是在等自己?
越想越有可能,楊金水思索了一陣,記起歐藏華是衡山弟子,作為武林人士,武功秘籍應該很感興趣。
“十九,”
“乾爹,兒子在。”一名骨軟身軀健、眉濃眼目鮮的漢子走了出來,拱手道。
楊金水走到書架上,猶豫了一陣後,抽出一本封麵泛黃的書籍,遞給十九說道:“將這個送到京城歐府去,告訴歐大人,我這裡還有兩本,等他過來一同鑒賞。”
“是,乾爹。”十九應了一聲,將書籍塞進懷裡,飛身出了未央宮皇莊,朝著京城狂奔而去。
楊金水回到了椅子椅子上,敲著桌子思索起來,若是再加上歐藏華,那這一千頃的田地,恐怕不夠用了.
通州靜海武清
哪個縣比較合適呢?
對了,今日好像錢寧很是得勢,看起來有複製劉瑾的架勢,要不要走一走他的路子?
第二日,歐藏華下朝回到歐府時,華安走上前來,彙報了今日府上發生的各種事項:
“有一位通州來的生客,說是皇莊之人。他送上了一本書籍,小的檢查了外觀,沒有發現陷阱,就放在了老爺的書房之中。另外,還帶來了一句話。”
“通州啊.什麼話?”歐藏華腳步沒有停,直徑走進衣廂,兩名侍女上前,為他拖下身上的官服,換上了清爽的道袍。
“楊公公處還有兩本類似的,等老爺一同鑒賞。”華安立刻傳達道。
歐藏華走進書房,看到了華安所說的那本書籍,他拿起來翻開一看,發現這是碑帖本,再一看內容:
輕靈飄逸,閒雅清雋
舉重若輕,瀟灑如意
六十四卦,乾坤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