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你們兩個啥時候勾搭上的?(1 / 2)

日上三竿,劉箐起來的時候,還覺得渾身乏力。

在書雁、懷薇的服侍下,才換好衣服洗漱完。

走出房間,溫暖的陽光已悄然灑滿院落,隻見歐藏華悠然自得地坐於院中,手捧書卷看得入神。

劉箐讓人搬來一條椅子,坐在歐藏華身邊,腦袋枕在他肩上,柔聲問道:“夫君在看什麼?”

“看《明心寶鑒》呢!”歐藏華笑著摟住了劉箐,溫和的說道。

“聽起來很像是武功秘籍啊!”劉箐像隻貓咪一般,在歐藏華懷裡膩歪著。

“那你可猜錯了,”歐藏華笑眯眯的解釋道:“這是洪武二十六年出的書,是一部雜糅儒、釋、道三家學說,彙集明哲先賢品德修養名言警句,是勉學勸善的蒙學課本。”

“書名中的明心二字,取佛教明心見性之意,寶鑒即為寶鏡,旨在以此書為鏡,引導世人時常觀照、充盈自己的內心,遂成善行,臻於人生之至善之境。”

“夫君怎麼會看這個?”劉箐有些好奇的問道,自家夫君可是探花,多年前就不看蒙學讀物了。

歐藏華耐心的說道:“因為這本書在藩屬國影響較大,所以我研究一下。”

《明心寶鑒》通過遣明使、留學生、遊曆僧、商人等人的渠道走出了國門,並在朝鮮半島、東嶽、越南等國家落地生根。

萬曆二十三年,貝納維德斯將此書帶回西班牙,敬獻給了王儲費利佩三世,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起點和重要的標本。

此書以其獨樹一幟的教化作用與朗朗上口的文風,自問世之日起,便迅速在明朝社會廣泛流傳,成為一時之風尚,曆經多次重刊。

然而到了清朝,這本曾風靡一時的書籍不知什麼原因,其刊印數量驟減,漸漸淡出了世人的視線。

以至於歐藏華這種後世之人,竟然不知道這本對周邊國家有著深刻影響的書籍。

“原來是這樣”

劉箐點了點頭,接著便主動問道:“夫君準備何時納嶽師姐入門?”

歐藏華神情有些異樣,但劉箐主動提及,他便說道:“箐箐若是同意,我修聘書一封,帶上禮物,由高翁送去洛陽,得嶽師伯許可後,再挑個良辰吉日,抬嶽師妹入門。”

古代納妾分兩種模式,正規版本需要走三步。

其一,要父母同意。

其二,必須得到正妻許可。

這就不得不提真·大明戰神戚繼光,當初戚老虎與妻子王氏成親多年沒有子嗣,便偷偷納了妾,被妻子王氏知道後,提著刀衝了過去。

得虧老戚身手高,提前一步溜了,留下小妾被王氏罵了一頓。

其三,便是履行儀式,即為舉辦婚禮。

先向妾侍家送一部分財物,此為“納妾之資”。

隨後,妾侍乘坐一頂青衣小轎,從側門或角門悄然進入夫家,以示其身份地位之彆。

在婚禮上,妾侍無需拜天地、父母,但需向正妻行磕頭禮,並敬上香茶,以示對正妻地位的尊敬與服從。

這是正經模式,也是多數禮儀之家的路數。

不正經的路子就是帶上弟兄們直接搶,那就不用走著三步,簡單、明了、高效,就是容易被官府一波帶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