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德皇帝移居配殿之時,楊廷和也查明了乾清宮著火的原因。
當知道正德皇帝的騷操作之後,即便是老楊這種心思沉穩之輩,都給氣笑了。
萬幸的是正德皇帝這一身武藝倒是沒有白練,關鍵時刻是他抱著夏皇後從火場裡衝了出來。
夏皇後受了點驚嚇,倒也沒受傷。
正德皇帝自己卻被燒了半邊龍袍,還好他脫得快,才沒燒傷自己。
歐藏華還在指揮著侍衛們滅火的時候,楊廷和已經殺到了配殿之外,張永一臉苦笑的攔住了氣勢洶洶的楊廷和,勸解道:“楊閣老,冷靜,冷靜。陛下乃君,我等是臣,君君臣臣,不可逾越啊!”
“哼,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德延,你是隻顧著背書了麼?”楊廷和很少見的對張永說了重話,直接把這位內相懟得啞口無言,隻得任由內閣首輔入內。
正德皇帝一看到楊廷和沉著臉走進來,便訕笑著說道:“楊卿,天色太晚,不如你先回去休息吧!”
楊廷和躬身拱手行禮,言辭懇切的說道:“陛下,國之大事,未竟之前,臣心難安,何以能言休憩?”
“陛下可知,乾清宮乃後三宮之首,乾意為天,清意為透徹。”
“其一,喻以蒼穹之澈,無混無濁,示國家之安泰祥和。其二,比作君上之行止,猶晴空之坦蕩,無私無隱,未嘗有不可告人之事也。”
“今朝乾清宮突遭劫難,乃我朝前所未有之變故,勢必震動四海,引發天下悠悠之口,非議紛起!“
張永微微一愣,總感覺老楊有誇大之嫌疑。
正德皇帝聽後,有些尷尬的說道:“沒這麼嚴重吧?”
楊廷和搖了搖頭,神色凝重的說道:“真所謂一人傳虛,萬人傳實。毀者、譽者、詛者、祝者、投石者、設餌者、頌項詩者、禦魯國者,天下悠悠,眾人之口難堵。”
正德皇帝聽聞此言,神情終究是凝重了幾分,詢問道:“那依楊卿的意思,朕該如何處理呢?”
楊廷和鞠躬拱手,一臉誠懇的說道:“回陛下,堵不如疏。臣鬥膽進言,有二策可解當前之困。其一,懇請陛下廣開言路,恩準百官暢所欲言,集思廣益,使朝政清明,萬民歸心。”
“其二,此事因陛下而起,陛下若能以海納百川之胸懷,勇於承認過失,並展現知錯即改之決心,此誠為天下之大善。”
“楊卿要朕下罪己詔?”正德皇帝頓時皺起了眉頭,言語中有些不滿。
楊廷和便提醒道:“本朝太宗新建紫禁城遭雷擊引起大火之後,也曾到宗廟修省下罪己詔。正統八年,雷震奉天殿鴟吻,英宗亦下罪己詔。”
正德皇帝一聽,頓時閉麥了。
他最崇拜的太宗皇帝因為紫禁城雷擊起火下罪己詔也就算了,連英宗都因為這事下過罪己詔,要是自己死要麵子,那豈不是連英宗的胸懷都沒有?
這可不能忍!
“朕明白了,楊卿退下吧!”正德皇帝揮了揮手,示意楊廷和離開。
這一回老楊沒有停留,而是拱手之後緩緩退了出去。
在歐藏華的指揮下,乾清宮的大火終於被止住,他看著被燒的隻剩下一個框架的宮殿,忍不住歎了口氣。
不過萬幸的是,隻燒了乾清宮的主體部分,沒有蔓延的彆的宮殿。
他日重建,也隻需要拆除乾清宮就行了。
呂芳走了過來,將水壺遞給歐藏華,柔聲道:“歐大人,喝口水吧!”
“多謝呂公公。”歐藏華接過水壺,仰頭喝了好幾口,才感覺嗓子舒服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