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抵達薊州鎮後開始安營紮寨,左冷禪帶著師弟們巡邏時,丁勉、陸柏兩人快步走來。
“掌門師兄,你猜猜我們剛剛看到了誰?”丁勉穿著一身鎧甲,拱手後說道。
左冷禪搖了搖頭,目光時不時掃視著營寨四周的動靜,嘴上卻是不耐煩的催促道:“休要賣關子,速速道來!”
“嘿嘿,”丁勉和陸柏對視一眼,開心的說道:“我等看到了木高翁那老貨,正在仇侯爺的大帳外,過去一問才知道,歐大人也隨軍而來。”
左冷禪聽聞此言,頓時眼睛一亮,大笑道:“看來兀良哈、朵顏衛的好日子到頭了!哈哈哈.”
此刻的大帳之中,朱壽坐在了主位之上,左邊為仇鉞,右邊為歐藏華,薊州鎮協守副總兵戴欽隻能站著向大將軍彙報情況。
薊鎮之重,乃上下共識。
其首要之優勢,在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自東、西、北三麵猶如鐵壁銅牆般環伺京城,構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被譽為京師西大門之居庸關,與京城僅咫尺之遙,不過五十餘公裡,猶如京城之咽喉,扼守要害。
而素有京城鐵門盛譽的古北口,亦不過百餘公裡之遙,其戰略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
薊鎮之安危,直接牽動著京城的神經,一旦有恙,京城必感震動。
反之,若薊鎮穩固如山,則京城自然安然無虞。
尤其是永樂初年撤銷塞外的大寧衛以後,更增加了薊鎮的防衛負擔。
因此其官兵員額、馬匹數量皆居九鎮之首,包括薊州、永平、昌平、密雲在內,薊州鎮總兵馬為八萬餘人,其中總兵官一人、協守副總兵三人、參將十二人、遊擊將軍六人、遊擊十人、守備和坐營官各八人。
後世之人稱讚大明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很大原因就是來源於此。
但嚴格來說,作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把自己的首都放在敵人的眼皮子底下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啟稟大將軍,前日東部的義院口和冷口發來急報,兀良哈、朵顏衛數萬大軍已然出現”
“總兵以為,當立即調兵東進,阻擋之。是以,總兵已於昨日領兵東上”
聽完戴欽的彙報,朱壽看向仇鉞和歐藏華,詢問道:“二位怎麼看?”
仇鉞輕輕蹙起眉頭,沉聲道:“一味固守,終是受製於人。唯有將被動防禦化為主動出擊,方能扭轉戰局,克敵製勝。可派遣精銳騎兵繞道敵後,出其不意,一舉殲敵!”
歐藏華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仇侯所言極是,此乃兵法之上策。然而兵力的重新部署,勢必造成某段防線之薄弱,需謹防敵人乘虛而入。”
朱壽聽後笑了笑,站起身來說道:“兩位說得其實都是一件事兒,核心皆在於鎖定敵軍主力之所在。一旦得其蹤跡,我方將徹底掌握戰場之主動權!”
“傳令下去,所有夜不收即刻出發,尤以東部區域為重中之重。務必密切偵查,一旦發現敵軍主力之蛛絲馬跡,即刻飛馬回營,速速稟報!”
“是!”
隨著朱壽一聲令下,近千夜不收以五人一組撒了出去,探查四方。
京營將士在中層武官的命令下,全部和衣而眠,隨時準備著拔營轉移。
第二日辰時,便有夜不收彙報,發現了一支騎兵正在轉移,他們的方向正是西邊。
朱壽當即打開地圖查看起來,在確認了對方主力所在位置後,他興奮的看向仇鉞說道:“點將,朕.正好乘其不備,乾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