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十月草原(1 / 2)

神機營的實彈演練,前三天是對諸國使節、文武百官、勳貴宗親開放。

後麵兩日開始對天下百姓開放,如此精彩的演練,自然吸引了大量百姓前去參觀。

光是京城百姓就近百萬,再加上天津港、琅琺等周邊城市的百姓,人數更是恐怖。

京營光是門票收入,就讓仇鉞等人動了多展示幾日的想法,接著便付之行動,給正德皇帝上書說明了情況。

正德皇帝一看,又有錢賺又能展示京營實力,當即便下令將實彈演練延長了五日,然後遠道而來的百姓們都能瞧一瞧。

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氛圍之中,蒙古使團默默的收拾好了行李,啟程返回了土默川。

跟他們同路的還有禮部右侍郎·劉瑞、鴻臚寺左少卿·曹毓等人為首的大明使團。

劉瑞是弘治九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檢討。

正德二年因反對劉瑾弄權而辭官,正德五年因丁憂守製錯過了重新起用的機會。

直到正德十年,歐藏華升為禮部左侍郎,他才起用為禮部右侍郎。

這一次以劉端為主使、曹毓為副使的大明使團,前往蒙古隻有一個任務,那就是與達延汗簽訂已經談好的條約。

歐藏華作為禮部尚書,親自送他們出了京城,他看著無精打采的蒙古使團成員,知道這些人已經被神機營的火力震撼住了,在尚未尋得破解之策前,他們隻有兩條路走:

要麼潛伏起來,等待大明虛弱。

要麼背井離鄉,踏上危機四伏的遷徙之路。

除此以外,彆無他法。

不過這些跟歐藏華又有什麼關係呢?

他隻需要達延汗早日簽下協議,然後出兵協助王陽明,一鍋端了吐魯番和烏斯藏。

送走使團後,歐藏華便徹底安靜了下來,禮部的事情幾乎全部推給了毛紀。

這位可是在將來當過道長內閣首輔的強人,這點工作量根本難不住他。

隻是海翁先生自己有些不滿,他

他看在鴻臚寺提供的超額經費的麵子上,果斷撐起了禮部。

就算吏部尚書彭澤和兵部尚書陸完多次提出希望他能去吏部或者兵部,都被海翁先生嚴詞拒絕。

整的彭澤和陸完都有些不自信了,什麼時候禮部這般清高了?

歐藏華把禮部的事務一甩,可謂一身輕鬆。

詹事府屁事沒有,鴻臚寺自有一套領導班子運作,一切井然有序,無需他過多操心。。

如此一來,他得以騰出更多時間前往國子監。

表麵上,他是為了與祭酒魯鐸深入研討儒學精髓。

但實際上,卻時不時給國子監的學子們上上課,從中發現了不少好苗子。

歐藏華準備過些時日,在國子監舉辦一場考試,直接出一千道題,包括天文、地理、曆史、曆法、大明律等各個方麵的知識。

而他真正意圖,也會藏在這一千道題裡麵.

日月輪轉,時光如梭。

十月份的土默川秋意正濃,草原的綠意漸變為金黃,天高雲淡,層林儘染,好一派秋日風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