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成化年間,都在翰林院修書。
這二十二年間,但凡給他一個機會,都不至於修這麼久。
弘治七年升禮部右侍郎,兼任侍講學士,下一年便與謝遷受命入內閣參預機務,這一年李東陽四十八歲。
弘治十一年,賜太子少保、禮部尚書銜兼文淵閣大學士負責教導太子。
弘治十八年,李東陽與謝遷同授光祿大夫,勳柱國,皇帝賜以己身並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妻誥命。
正德元年,賜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
一路看下來,除了在成化年間的二十二年蹉跎,其他時間幾乎是一年跳一級。
歐藏華忍不住對比起了自己,當初從一個翰林院編修,靠著軍功一路坐到了禮部尚書一職,其中除了正德皇帝幫著開掛以外,自然也少不了李東陽的周旋。
所以與李東陽相比,自己無疑是幸運的,遇到了一個任性的皇帝。
經過一番討論,正德皇帝決定追贈李東陽為太師,諡號文正。
接著,正德皇帝看向歐藏華,略帶悲傷的說道:“歐卿代朕,送李師一程吧!”
“微臣遵旨!”
九月二十八日,歐藏華與李兆蕃一同送李東陽靈柩前往京西城西直門外畏吾村的祖墳之地。
當那沉重的墓穴石門緩緩闔上之際,標誌著一代名臣輝煌人生已然落幕,從此塵歸塵土歸土。
歐藏華在李東陽墓前站了一會兒,直至李兆蕃輕聲提醒,他才恍如從沉思中驚醒。
輕輕拭去眼角的淚光,轉而對李兆蕃溫言說道:“若日後遇到任何難處,不妨前來歐府找我。”
“多謝璟玉兄!”李兆蕃神色中帶著幾分哀傷與感激,拱手致謝。
兩人跟著隊伍下了山,歐藏華婉拒了住宿,當日便乘坐馬車返回京城向正德皇帝彙報。
然而當他回到皇宮的時候,又收到了另外一個消息。
正德皇帝將一份密報遞給了歐藏華,開口道:“達延汗上書說身體日漸消瘦,祈求我朝放他的兒子和孫子回去,以儘孝道。”
歐藏華打開一看,這是大同錦衣衛千戶傳來的消息,根據他們這些天的觀察,據其近日密切監視所得,達延汗已有近一月之久未曾公開現身,種種跡象表明,其身體狀況恐怕已大不如前,甚或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歐卿怎麼看?”正德皇帝見歐藏華看完了密報,便問道。
歐藏華稍加思索,才開口道:“陛下,昔日朝廷體恤寬仁,已將達延汗的妻妾安然遣返。而被我們俘虜的達延汗兒子有兩個,分彆是三子巴爾斯博羅特、五子斡齊爾博羅特。”
“微臣以為,或可考慮將三子巴爾斯博羅特釋放歸返蒙古,以示朝廷之寬仁。至於那勇猛善戰的五子斡齊爾博羅特及其幾位孫輩,則可繼續留在京城,沐浴教化,為將來蒙古重歸華夏做準備。”
“另外,西北需要對吐魯番動兵,可下旨讓蒙古出兵協助。”
正德皇帝聽聞此言,當即笑著點頭表示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