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集郵佬的快樂(1 / 2)

歐藏華為什麼會放慢抄家的腳步?

因為應天府周圍與寧王深度捆綁的家族已經被抄完,城郊的軍營之中都塞得裝不下了。

而這也是調鄱陽湖水師來應天府的原因,歐藏華需要他們將一批物資和青壯年運到遼東半島去。

如今的遼東半島森林資源很是豐富,到處都是百年巨木,缺的是伐木工人,這一批青壯年就是過去伐木的,為後續的大部隊提供建築材料。

如今已經是十月,所以鄱陽湖水師的任務是先把物資從應天府轉移到天津衛,再由天津衛護送到撫寧,等到明年開春,再通過海運送到蓋州城。

聽完陳述之後,錢中義等人紛紛表態,保證決不辜負重托。

在他們之中,有多位曾在正德六年隨歐藏華前往過天津衛,對於這條路線,他們熟悉至極。

歐藏華自然是相信他們的,勉勵了幾句便讓他們去準備準備,趁著如今天氣尚好,過兩日就出發。

向大年站起身來,與錢中義三人並肩向外行去。在西北逗留的這段時間裡,他搜集了不少珍貴的禮物,滿心想著孝敬師父師母。起初他是打算讓大師兄帶回去的,但得知大師兄近期並無返北之意後,他便決定委托錢中義將這些心意轉送至京城。

俞大猷在一旁坐立不安,按照禮節,他現在應該跟錢大哥他們一起走才是,可好不容易遇到偶像,他又不想就這麼離開。

於是就在那糾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歐藏華見此,不禁笑了出來,便開口問道:“大猷師從何處啊?”

“小子劍術棍法是‘荊楚長劍’李良欽李師教導的。”俞大猷立刻抱拳回答道。

“看你談吐,應該是有功名在身吧?”歐藏華點了點頭,完全沒聽說過李良欽這號人,但俞大猷劍法著實不錯,想來此人也是個有本事的。

“是的,去年僥幸考得秀才。”俞大猷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如今在林福林先生、虛舟先生門下學習《易經》與兵書。”

歐藏華神情中透露出幾分迷茫,林福是誰?

虛舟先生又是誰?

一旁的王陽明微笑著開口道:“原來是趙本學的弟子啊!”

“王師兄知道此人?”歐藏華聽聞此言,立刻遞了個梯子過去。

王陽明溫和的介紹道:“這也是一位奇人,乃趙宋宗室後裔,是當初南宋南下泉州的宋太祖係子孫,精於易學和兵法。”

“那大猷找對老師了。”歐藏華聽後,便點了點頭道。

俞大猷摸著腦袋憨笑兩聲說道:“虛舟先生很厲害,跟在他身邊,我學到了很多。”

王陽明看出了歐藏華對人才的心動,便決定推一把:“虛舟的軍事理論,以及對《孫子兵法》的見解,我亦欽佩。但戰場非同一般,用瞬息萬變來形容完全不為過。所以隻學習理論,缺乏實踐,總歸是落不到實處,更難以在實戰中發揮出應有的才華。”

看著俞大猷麵露不愉之色正要開口,王陽明便笑著阻止了他,並說道:“俞小友莫要覺得我冒犯你的老師,這話我當著虛舟的麵也說過。”

正德十二年,小王巡撫南贛,總製汀、漳二府軍政時,曾親赴漳南平亂,並奏設平和縣治。而漳州就在泉州旁邊,趙本學花了點心思,才見到的王陽明。

俞大猷呆了呆,隨後站起來拱手道:“小子並無不尊重王先生之意,隻是事關家師名聲,小子便想與王大人辯論一番。”

“家師並非紙上談兵,他強調過,並不是熟讀兵書就可以打勝仗,但想要取得勝利就必須學習和研究兵書。隻有將兵書中的精髓領悟透徹,再結合戰場變化而運用,才能提高勝利的可能性。”

“然也,”王陽明點了點頭說道:“這就是我提醒虛舟的。”

“啊???”俞大猷愣住了,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