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功過三七分(2 / 2)

舊黨官員一片嘩然,諡號上,文可比正要高一些,如此一來,司馬光可是比王安石低了一頭。

楊畏還想再辯,然而呂大防卻微微搖頭。

官家對司馬光雖然觀感不好,但是畢竟還留一絲臉麵,給其評為三分功勞,並保留了當麵的賜碑。

再則司馬光和王安石的功過是非一個是三七分,一個是七三分,未免太過於巧合。

而二人諡號一個是‘文’一個是‘正’,合起來正好是人臣最頂級的諡號‘文正’,這其中沒有深意,恐怕無人相信。

“司馬光和王安石如果能夠精誠合作,或許能夠一改大宋千年弊端,可惜二人因為理念不同,最終走向了對立,否則何至於有今日之爭。”趙煦環視眾臣,鄭重道。

將王安石和司馬光平分文正的諡號,皆三七劃分功過是非,乃是趙煦和範正的秘密商議的對策。

一來極為契合二人功績,二來則警告新舊兩黨,莫要重蹈司馬光和王安石的舊路。

“陛下英明!”

百官紛紛拱手道。

新黨和舊黨官員皆是人中精英,自然明白趙煦此舉的意義,當下紛紛低頭。

而範正看著這一幕,不由一歎,新黨和舊黨立場不同,所代表的利益也不同,真的能夠精誠合作麼?

而作為中立派的蘇轍又性格偏軟,恐怕難以調和新黨和舊黨的鬥爭。

…………………………

“王安石三分過七分功!諡號為文!”

“司馬光三分功七分過,諡號為正!”

此消息一出,立即民間沸騰。

無他!當年變法的時候,王安石的名聲就不好,被人稱為拗相公,尤其是舊黨當政這些年,不停的打壓新黨,王安石的名聲更是被冠之奸相的稱號。

而與之相反的則是被稱為道德楷模的司馬光,經過舊黨的宣傳和本身的盛名,更是被譽為一代賢相。

然而朝堂當眾蓋棺定論,平定功過是非,而王安石變法和司馬光的評價竟然兩極反轉,王安石竟然功大於過,而司馬光竟然過大於功。

“官家該不是在報複舊黨吧!”也有人質疑道。

畢竟一直以來,司馬光的名聲太好了,被譽為臣子的典範,然而其代表的乃是舊黨,官家如今啟用新黨,對舊黨打壓,貶低司馬光也並非不可能。

“不!司馬光或許人品不可挑剔,然而其治國之能卻並不高明。”也有有識之士搖頭否認道。

“不錯,聽說這一次乃是朝廷之上,公開為二人蓋棺定論,想必邸報定然刊登出具體經過,我等靜待消息即可。”一個開封百姓附議道。

“邸報來了!”

果然,沒過太久,新一期的邸報很快出現在開封街頭。

自從使用活字印刷之後,朝廷的邸報發行越來越便捷,每當有大事的時候,更是緊急加印,第一時間讓邸報刊發。

朝廷為前朝最為盛名的兩位相公蓋棺定論,這等大事蘇軾自然不會錯過,立即加急刊印邸報,刊發天下。

“王安石變法富國強兵本意為好,成效斐然,然操之過急,有害民之舉,七分功三分過。”

看到邸報上的消息,微微點頭,朝野雖然反對王安石的聲音不斷,但是無人質疑王安石的報國意圖。

“倒也算公允!”

看到朝廷真正指出王安石新法中有操之過急之錯,不少開封百姓微微點頭,不得不說,大宋一改對西夏的頹勢,正是從王安石變法開始的。

包括現在大宋接連挫敗西夏的攻勢,依舊是當年王安石變法的餘蔭。

“王安石的評價倒也公允,然而老夫不相信司馬相公三分功七分過的定論還能公允。”一個老夫子憤然道。

在他看來,司馬光的蓋棺定論,就是不比王安石高,也至少持平,怎麼可能才有三分功七分過。

然而當他看到邸報上,關於司馬光評判的時候,頓時陷入了沉默。

“大宋國事危如累卵,司馬光卻廢除新法,卻未提出有效治國之方。”

“獻地西夏,讓西夏起死回生,為禍西北。”

“阿雲案有攜私報複之嫌。”

……………………

邸報上,將司馬光的功過是非一一列出,所有人見狀都不由眉頭一皺。

邸報未采用活字印刷術之前,民間的喉舌都掌控在士子之手,而司馬光乃是天下士子的典範,自然被士子傳頌的極為偉岸。

然而經過邸報公平的宣傳,天下百姓這才恍然,原來號稱先儒司馬子,近乎完人的司馬光竟然也有如此多的瑕疵。

尤其是阿雲案,更是讓司馬光飽受非議,畢竟以司馬光一個位極人臣的身份,相隔多年還要將一個已經服刑的苦命女子絞殺,簡直是讓人難以理解。

“司馬光在十多年後,重審阿雲案,乃是在維護大宋律法。”

“司馬光獻地西夏,乃是為了換回永樂城的俘虜!”

“司馬光廢除新法,乃是因為新法害民。”

………………

司馬光每次行事都會找一個自認為完美的借口,一個個士子以此不停的給司馬光辯解。

“哼!司馬光隻堅持自己認為的律法,阿雲案本就是經過層層辦案,更甚者有先帝親自斷案,本已經結案,而且得到了判決,司馬光有何資格推翻先帝的判決?”

阿雲案按照後世的說法,已經是終審判決了,而且已經服刑完畢,司馬光此舉的確經不起推敲。

“至於獻出米脂四寨換回永樂城的俘虜,那我等大宋將士攻打米脂四寨戰死無數,難道他們的血就白流了?”

“司馬光既然認為新法不行,那就自己推行可行之法,而不是一廢了之。”

司馬光的借口隻不過是自圓其說罷了,很快就被眾人嗤之以鼻,在百姓議論聲中,司馬光的名聲急劇下降。

“三分功七分過!官家的結論名副其實。”

“依我看,官家還是給司馬光留了些臉麵,保留了賜碑,還減諡號為正。”

“王安石諡號‘文’,司馬光諡號‘正’

這對千年宿敵誰也沒有得到文正的諡號。”

隨著邸報的發布,王安石和司馬光這對恩怨糾纏一生的宿敵,最終蓋棺定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